本报记者韩国贤
编者按 春节期间,本报派出记者,奔赴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单位采访。他们有的在“北极村”亲历战友巡逻,有的在高山隧道陪伴战士执勤,有的在沂蒙山村陪伴守卡战士的父母守岁。本报从今天起,连续推出记者发自一线的亲历式报道。期望通过他们的见闻与感受,把遥远的边疆推到广大读者眼前,把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与更多的人们拉近。
大年三十早晨7时30分,记者在漠河边防五连哨卡看到温度计水银汞柱显示:零下37摄氏度。可战士们说今天天气不错,比前几次巡逻暖和了十来度。
7时45分,记者随巡逻小分队出发,目的地是额尔古纳河上游的130号界碑。一位战士悄悄劝记者,此行单程距离就有86公里,一路冰河阻隔,危险得很,现在打退堂鼓还来得及。
“嘎巴”,出发前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炸裂声,原来是车库里的蓄水缸冻裂了。“碎碎(岁岁)平安,好兆头。”指导员毕克峰幽默地说。记者打小就生活在东北,从未怵冷。可今天才真正领略到北极漠河的严寒,这里的冷,凛冽中透着残酷,而且无处不在。只一会儿工夫,我就感到脸上僵巴巴的,舌头也不灵便了。不知不觉间眉毛上挂了一层薄薄的冰凌,眼皮一动,仿佛有声音轻轻响起。
安徽籍士官王相坤看到记者有些紧张,便顺手递过来一顶帽子:“你可是第一个从北京来陪我们过年的记者,你肯定要被写进我们五连的连史了。”听着这话,我心里有点感动。
在守卫漠河的战士们看来,首都很远也很近。因为他们心里无时不装着祖国、人民和亲人。这时指导员开始了简短的动员:“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作为边防军人,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向远方的亲人拜年,向祖国母亲拜年。”
经过3个小时的艰难行程,10时47分,巡逻车慢慢停住。前面的冰道没打开,剩下的路只有步行了。毕指导员说,虽然离目的地只有6公里,可这段路极其难走。
第一次在封冻的河面巡逻,记者拿出相机,想留下战士巡逻的英姿,想留下冰雪世界的风光。我刚要按快门,忽听“咔嚓”一声,左脚猛地下陷。“不好!”等缓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的半截身子已卡在冰窟窿里了。战士们赶紧上前把我拽出来。小王说:“不要怕,这只是冰排上冻时留下的缝隙,底层早就封死了。”来自湖南的战士陈明德接过话茬:“冰窟窿还算‘温柔’,最闹心的是‘清沟’和‘暗流’,掉下去就惨了,巡逻时可得多长几只眼睛。”
在此起彼伏的“嘎吱”声中,我们于12时43分到达130号界碑。记者看到一米多高的灰色大理石界碑,巍然伫立于天地之间,茫茫雪野将碑面上那红色的国徽和“中国”二字映衬得格外醒目。战士们摘下头上的皮帽,轻轻拂拭界碑上面的积雪。指导员告诉记者,每次看到界碑都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在边防官兵心中,界碑比生命更重要。
五连地处偏僻,通讯不便。今年,团里作出规定:从年三十晚18时开始,一线连队官兵可以通过团总机给家里打电话。五连的干部和老兵把这珍贵的时间全部让给了新兵,可即使这样,分到每个新兵的时间也不过3分钟。
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已是初一凌晨了,战士小陈悄悄塞给记者一张纸条,记者一看,是他家的电话号码。小陈眼含泪花说:“韩记者,回城里后替我给爸妈拜个年,就说我挺好的。”“行……”话刚出口,记者的泪水忍不住掉了下来。(本报漠河2月12日电)
记者感言
冷的边关热的血
大地睡了,可森林还醒着;夜空睡了,可星星还醒着。当千家万户举杯欢庆新春佳节的时刻,漠河戍边官兵闯冰道,冒奇寒,在冰天雪地里巡逻,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在零下37摄氏度的北极村采访,我始终被一股热流包围着、感染着。战士们也有亲人,也有思念,但为了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安宁,他们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已经深深镌刻在边防官兵走过的巡逻路上,正汇成奔腾不息的热流,温暖着共和国的每一寸土地。
春节不上网?现在预订祝福!短信5折起大奖等着你
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3500条闪电传情,让她想不看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