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一,本编辑起个五更,恭恭敬敬站在报业大厦前,向70万读者朋友深深抱拳,拜个早年!
祝新老读者马年好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大年初一吃饺子,这是咱河南人的规矩,也是图吉利。可小孩子现在已经不愿吃饺子 了,他们要吃肯德基、炸薯片、虾米条这些洋玩意。谁还稀罕吃饺子,不是经常吃吗?是啊,我们已经度过了50年代抢饼子、60年代没肉吃、70年代发票子的时代,而如今我们还是为吃发愁,老年人害怕胆固醇高,年轻人害怕发胖,就连上小学的小小姑娘,也要减肥呢!
说归说,过节团聚在一起,第一件事还是要吃。看看电视里老外们过节,一个个装神弄鬼的,一会儿从烟囱里掉出个圣诞老人,一会儿从枕头下、袜子里发现了新年礼物,孩子们乐不可支。圣诞节人家非要吃火鸡,难道说他们平时没吃过火鸡?这是习俗,是一种气氛,在吃的过程中交流着亲情,提升着人们愉悦的心情。
别看外国人过节热闹,论吃,他们还要叫我们一声祖宗。大年初一这顿饺子,就与平常吃的饺子意义不同,有许多寓意和讲究。按我们中原人的习惯,腊月三十晚上包好,半夜12点钟开始吃。除夕的子时恰好是来年正月初一的开始,这时吃饺子便可达到“更岁交子”的吉庆,这个习俗可追溯到明朝。《明宫史·史集》记载吃饺子的情景时说,“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初一包饺子时,包一硬币,有的包一颗糖、一粒花生,谁若吃到了,自然会有一份欣喜,这便达到了新的一年里终岁大吉的祝愿。
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符合人们祈求财富的心理。饺子有馅,馅的内容千变万化,各式各样,一家人围着面案包饺子,将饺子皮放在掌心,圆圆的皮上放上馅,是一种变化和神秘,表达一种祝福,这比老外吃火鸡,不知要复杂和文明多少倍!
大年初一吃饺子,这是我国北方汉族人的传统。湖北人春节第一餐要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湖南大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居住在湘西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在江西鄱阳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取意“交子”和“年年有余”。我省豫南一带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不过,不管怎么变,过节的食品都是为了添个好彩头,这才是吃节日食品的真正原因。
吃什么?在今天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但初一这天,外出的人都要回到家乡,团聚在餐桌前,品味着祖母、母亲几天来的辛苦,共同体验时间的流逝。温暖、祥和的气氛烘托着家园意识,亲情的感召力比食物的诱惑要大得多,吃下去的不仅仅是美味,更重要的是享受亲情和母爱。
吃在初一不同凡响。本报今天第二版名厨掌勺,教你几道简单易学、好吃不贵的名菜。第三版是名人谈吃,个中感慨,是不是和自己吻合。第四版是导吃指南。放假七天,看看你爱吃什么,到时候,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大钱包,到那里吃个饱吧!生活·周刊部
春节不上网?现在预订祝福!短信5折起大奖等着你
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3500条闪电传情,让她想不看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