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2-06-24/1_1-1-21-322_2002062475818.jpg)
6月23日早6时30分,雨不停下着。大雨是从前一天晚上9时许开始的。宁陕县气象部门预报显示,从22日到23日,境内有中到大雨,局部有大到暴雨。
7时30分,本报记者与天津一家报社的两名记者一起向宁陕县“6·9”洪灾受害程度仅次于四亩地镇的金川镇出发。金川镇距县城有100余公里山路,吉普车在雨中沿着210国道艰难行进。
经过两个小时行进30余公里后,司机指着前面的路对大家说,走不成了。前面不远处洪灾后抢修的简易路又被冲坏,路中横着几块大石头。看着这些拦路的石头,不知谁说了句“试试看能不能挪动”,于是4名记者与宁陕县委宣传部的王鹏一起涉水,清除了路上的障碍。
汽车继续前行。越往山里进,雨下得越大,路况也越来越糟糕,有时车子正走着,前方突然间有石块从山上滚落下来,吓得大家一身冷汗。到了140公里处时,前面出现了塌方,路彻底没有了。“这里到金川镇还有60多公里。”王鹏向大家讲明了形势。经过短暂的商量,大家决定步行前进。脚下的路又滑又泥,脚一落下就会陷进厚厚的稀泥中,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劲。大雨笼罩下的山路险象环生,随时随地都隐藏着巨大的危险……突然,走在最前面的本报记者李杰,绕过一段长约30米的塌方地段时,一下子跌倒了。而此时右侧滑坡面上的泥石正在不断向下滑动……情况危急,刹那间,大家惊呆了,但是马上争相赶过去救人。终于,陷入泥浆的李杰在大家的帮助下爬出了泥石流,而此时李杰的手里仍紧紧地握着相机。
再看李杰,全身都被泥糊住了,手臂、腿上出现了一道道血口,不停地往外流血。就在大家帮他擦拭泥水、查看伤口时,李杰却忙着擦相机说:“我当时看见头上的泥石向下滑,本想加快几步,谁知脚下是没膝深的乱石浆,一绊,倒了。还好,相机没事。”
本报记者东海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