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应招进入空军某航校,17岁在同批44名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19岁成为所在部队历史上最年轻的机长……1985年,年仅25岁的孙凤阳已是北京军区空军航运团具有四种气象飞行能力的机长、指挥员和教练员。
北京军区“科技练兵先进个人”,全军陆航系统优秀指挥员、教练员。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4次。
“作为第一代陆航人,我的根在天空,我的志在陆航。”
——孙凤阳
连创中国陆航34个第一
两代军人的飞天梦想,托起了孙凤阳二十六载翱翔空中的双翼。从军前夜,时任某高炮部队副参谋长的父亲孙芸田讲述的一段悲怆故事,孙凤阳永远也忘不了——
抗美援朝初期,由于志愿军没有自己的空军,猖狂的敌机如入无人之境。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战友被炸死炸伤,孙芸田坚决要求去了高炮部队。
泪水,挂满了父亲的脸庞;重托,落在了儿子的肩头。父亲拉着孩子的手:“你可得当最棒的飞行员,不能再让我们这代军人的心头之痛,在你们这一代身上重演!”
1985年,年仅25岁的孙凤阳已是北京军区空军航运团具有四种气象飞行能力的机长、指挥员和教练员。然而,就像父亲心头难以忘却的沉痛记忆一样,驾驶运输机的孙凤阳也始终隐藏着挥之不去的遗憾:何时才能驾驶战机一飞冲天、纵横苍穹?
也就是这一年,中国军队在已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同时,决定组建陆军航空兵。鹰一样敏锐的孙凤阳意识到自己挑战长空的新机遇出现了。两年之后,当第一支直升机部队正式编入陆军集团军,孙凤阳举家从繁华的首都搬到了保定城荒凉的市郊——此时,力邀他转业加盟的一家直升机公司给他开出的价码是:高于部队10倍以上的月薪,外加轿车和三室两厅的住房。
妻子王爱华(中国第5批女飞行员)全力支持丈夫选择陆航:“鹰为长空而生。”高处立足,才是鹰的追求!
如果把运输机比做温和的飞鸽,武装直升机就是勇猛的猎鹰。作为无处不在的“低空杀手”、纵横逾越的战场“明星”,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使陆战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早在中国陆航部队诞生之前,已有30多个国家拥有了陆军航空兵。
路在人的脚下,长空在猎鹰的翼下。
急起直追。从零开始的孙凤阳和战友们在千难万险中锤炼着雏鹰的羽翼,用一次次生命的历险,为猛虎般的中国陆军插上钢铁的翅膀。
“莱韦斯曼”——以外国飞行家名字命名的惊险动作。这套70度大俯角、大仰角来回俯冲跃升的飞行动作的危险性在于,稍有疏忽便会导致直升机失控。国际上,能飞这个动作的都是顶尖飞行员。国内能完成这套动作的,更是凤毛麟角。
从40度角开始,孙凤阳向“莱韦斯曼”发起挑战:50度,60度,经过一次次炼狱般的剧烈俯冲和腾空拉起……3个月后,孙凤阳把这个一级风险科目由70度刷新到80度,实现了我军直升机飞行史上的一次艰难的跨越。倒飞盘旋、悬停点头、跷跷板、水平梅花、U形起飞、O形着陆……凭着一股超越自己更超越别人的勇气,孙凤阳一连飞出了陆军航空兵的34项第一。
一级飞行员李魁元说:“与孙凤阳比试,败了也自豪。”
“在空军6航校,我的飞行技术在同期毕业的40多名飞行员中排第一。那时年轻气盛,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听说早几年分到北空航运团的孙凤阳曾是我们航校大名鼎鼎的飞行尖子。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比个高低。”接受记者采访,李魁元道出了当年的小秘密。
真正让李魁元口服心服的是孙凤阳在2000年进行的一次重大演兵行动中的表现。当时,刚刚担任团长的孙凤阳担负地面指挥,作为大队长的李魁元任机长,带领另两架直升机进行火箭实弹攻击。
按常规,直升机攻击的地面目标是一个直径50米的大圆圈,只要命中率达到30%就算优秀,可这次要打的是个直径不足10米的碉堡,要求几秒内完成战术突防,对敌实施毁灭性打击——难度可想而知。几次预演,火箭弹全都跑了靶,李魁元急得直跺脚,恨不得让团长发火骂一顿。
演习前夜,双眼布满血丝的孙凤阳找到李魁元,告诉他射击误差的原因已找到,并很有把握地说:“就照我说的办法去打!”第二天上机后,李魁元心里还在犯嘀咕——毕竟还没按这种方法打过:演兵场上,多少双眼睛都在看着自己,一旦有闪失可就把整个陆航的脸都丢尽了。
不知不觉,已飞到射击区域,当时的场面容不得李魁元多想,只好按孙凤阳交代的打法,操纵杆一推,一个大角度俯冲,30多枚火箭弹呼啸而出——令他吃惊的是,火箭弹就像长了眼睛,一下就把碉堡整个覆盖了。
原来,武装直升机的射击挂架存在着误差,再加上立体目标以前没打过,按正常瞄准会有偏移。
李魁元说:“打那以后,我打心里对孙凤阳服了。他在同期飞行员中第一个成为特级飞行员,靠什么?靠勇者无畏,靠智者无敌!”
哈飞集团特级工程师于洪亮说:“把生产的直升机交给这样的军人,是我们哈飞人的骄傲!”
几年来,孙凤阳先后5次到哈飞接直升机。于洪亮发现,每次接机他都坚持做到三个一遍:不论是地面检查还是飞行测试,都要过问一遍;不论那架飞机由谁负责接机签字,都要亲自试飞一遍;不论是新接飞机还是返修飞机,都要对照性能参数检查一遍。久而久之,大家形成这样一种心理:既怕孙凤阳来厂接机,又盼孙凤阳来厂接机。怕的是,这个人“太认真”,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钉没拧紧,都要求返工重来。盼的是,孙凤阳提的问题准,检查起来既省工又省力。
令于洪亮感动的是,每次孙凤阳来接机,不只是挑问题,还经常结合自己的飞行经验,同工厂一起研究攻关。5次接飞,他先后提出了改进发动机燃油调节器、无线电指示罗盘、磁性探测器、前轮脚踏板等10多条宝贵的建议,促进了产品质量提高和性能优化。
于洪亮与孙凤阳的深情厚谊也是在试飞中结下的。直升机加满油到底能续航多长时间,理论上有确定的数值,但在实际飞行中,世界上还少有试验。一般情况下,从工厂到孙凤阳所在的团队场站,途中需要两次转场加油。返回中,孙凤阳经过周密计算,决定途中加油一次返回场地。这一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于洪亮的反对:“不能再拿生命开玩笑了。”孙凤阳诚恳地说:“现在不把续航时间测出来,将来到战场上可怎么办?”于洪亮只好冒险陪着孙凤阳登上了飞机。果然,就在离场站不到2000米的时候,自动报警系统亮起了红灯,最后是靠孙凤阳沉着冷静地关闭了一台发动机,才使直升机安全着陆的。
接受记者采访时,于洪亮动情地说:“把直升机交给孙凤阳这样的军人是哈飞人的自豪。”
“飞机要听人的话,人要听党的话,这是一名飞行员永不迷航的航标。”
让科技拓宽猎鹰的视野
如同猎鹰执着于长空,孙凤阳用全部的身心拥抱他的陆航飞行事业,力求每一次起飞都有一次新的突破。透过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几场局部战争的硝烟,他清楚地意识到,历史没有给作为后来者的中国陆航部队按部就班的从容。因此,当几家航空公司的试飞员不愿承担国产武装直升机投产前的最后一次发动机负载极限试飞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孙凤阳主动请求:“我来飞!”
这是以生命做代价的试飞——飞行员必须在直升机发动机最低最高极限之间转换状态,才能检验出直升机“心脏”的承受性能。一旦发生意外,直升机就会瞬间解体。孙凤阳这样的资深飞行员,当然明白这种玩命飞行意味着什么。
机声轰鸣,直升机在一片焦虑的目光中起飞。孙凤阳猛然将发动机拉到最大功率,以极限速度刺向苍穹,无边的云彩迎面爆裂……
直升机像脱缰的野马穿云破雾,在3000米高空,孙凤阳来了个紧急刹车,窗外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巨大的压力从四面挤来,孙凤阳只觉得呼吸困难,手脚被牢牢吸住,每动一下都十分吃力。他眼冒金星,视线开始模糊。
“黑视”,这种令飞行员胆寒的现象同样没有吓住孙凤阳,他将手腕轻轻一抖,发动机功率瞬间又降至最低,任凭直升机在几近失控的状态向下坠去……
这是真正超越极限飞行。孙凤阳使出浑身的解数,一直将速度猛提到超过最高设计时速20公里,武装直升机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在蓝天大地间上下穿越,卷起的旋风时而把云雾搅散,时而吹得树枝哗哗作响……伴随着发动机发出的一声声恐怖怪叫,孙凤阳以一系列惊险多变的战术动作,检测出战机的近百个性能数据。
一台陈旧的金长城牌微机,记载着孙凤阳追求高科技知识的艰难足迹。
猎鹰之所以傲视蓝天大地之间,是因为它有着一对矫健的翅膀,更有着一双隼利的眼睛。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军事革命,孙凤阳要让科技拓宽猎鹰的视野。团里建起模拟对抗网,全团官兵可以随时在网上进行战术讨论、模拟教学和对抗演练。
一场海湾战争初展了现代战争的端倪。孙凤阳敏锐地意识到“半是学者半是兵”已经成为高科技武器和高科技战争对军人的形象塑造与素质要求。当时计算机刚在国内开始普及,孙凤阳一狠心,拿出多年的积蓄,花了14998元买了一台微机。
GPS技术、计算机技术、Photoshop……伴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孙凤阳一步一步向着高技术的海洋涉猎,一步一步朝着新知识的天空翱翔。他在计算机上研究分析外军如何运用信息导航,设计出《陆军航空数字地图飞行指挥作业系统》软件;他在计算机上制定飞行计划,设计出高难度的飞行动作;他还在计算机上研究国际上各种先进武装直升机的技战术性能和优缺点,并将海湾战争、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现代局部战争中,武装直升机胜战录、败战录归纳整理,写出了“陆军航空兵的发展趋势”、“陆军航空兵与多兵种联合作战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等20多篇富有见地的论文,引起上级关注;他主持制定、编写的16种军事训练法规和飞行训练教材,已开始在全军陆航部队推行试用。
猎鹰飞过,一道道绚丽的航迹,留在蓝天与大地之间:从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从张北抗震到1998年抗洪,从国庆大阅兵到世纪大演兵……都有孙凤阳和他的武装直升机团的矫健英姿。
“对手高,我更高,对手强,我更强。”
——孙凤阳
战争不会选择天气
翅膀,在搏击中锤炼;视野,在翱翔中拓展。猎鹰对长空的追求永无止境。在孙凤阳眼中,成绩再骄人,只能代表过去,而挑战再遥远,也必须直面:“未来的军事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更是智慧、意志和胆识的竞争。战场无亚军。中国军人唯一的选择是,挺起胸膛,迎接挑战。”
燕山深处,浓云密布。9架武装直升机仿佛雾海中航行的小船,在九曲回肠的峡谷中时浮时沉。尽管气象部门一再建议取消飞行计划,孙凤阳仍然决定利用10点至12点之间两小时相对稳定的气象,穿越这条从来没有直升机敢闯的死亡之谷,跨海奇袭“蓝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演兵,孙凤阳不能容忍在这样一曲宏大的交响曲中没有直升机旋翼奏出的强音。
长长的直升机旋翼吃力地搅动着湿湿的雾气,孙凤阳娴熟地协调着手中的操纵杆和脚下的方向舵,率领机群搜索前进。穿迷雾、闯峡谷、掠波峰,孙凤阳率队机警地在“蓝军”强大的电子侦察干扰和密织的弹雨中迂回穿梭,直扑“蓝军”阵地。
然而,天公似乎有意考验孙凤阳和他的战友。几团飞卷的低云突然遮住了他们攻击的目标——山脚下的死角里,两座坚固的碉堡,两分钟后,“红军”的炮火就要覆盖这方区域。
如果不在这短短的60秒中摧毁目标,直升机只能在这次演兵中扮演看客的角色了。
“战争”容不得丝毫的犹豫,孙凤阳寻机改变攻击队形,贴着一条干涸的河沟掠地飞行,穿过“蓝军”火力封锁,从另一侧发起攻击。就在导弹喷着明亮的尾焰以令人吃惊的精度钻进“蓝军”碉堡射孔时,长空中响起了炮弹的嘶鸣声——但此刻,一切已有惊无险……
也许是苍天为猎鹰的机警勇敢所感动,机群返航途中,一道彩虹出现在白云上空,望着舱外漫卷的白云和绚丽的彩虹,孙凤阳激情难抑,哼起了那首久唱不厌的歌——
雄鹰展翅翱翔/飞在蓝天上/青草依依/绿在山冈/我愿变做一只雄鹰/自由地飞翔/我愿化作一朵白云/守护我家乡……
-摄影/王建民朱民德禄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背景资料
陆军航空兵,是陆军中以直升机为主要装备,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战斗兵种。
作为空中火力平台使用,直升机可以安装多种武器系统,对广阔战场空间内的地面、海上和空中的各种目标,特别是敌方的坦克、直升机和小型水面舰艇实施有效的攻击与摧毁;作为空中运载平台使用,直升机可以搭载作战部队或分队实施空中机动,迅速克服远距离和地形的限制,不失时机地完成兵力兵器的集中、分散或转移;作为作战和勤务保障平台使用,直升机可以安装各种特种设备,及时有效地进行战场侦察、警戒、指挥、通信、校射、布雷、排障、运输、电子对抗、引导与制导、救护与援救等多种作战和勤务保障行动。
正因为直升机有着上述特点,因此,权威军事人士把陆军航空兵在现代合同作战中的地位与作用概括为:综合火力打击的重要支柱;全纵深机动作战的最佳力量;控制超低空作战空间的重要骨干;作战和勤务保障的多面手。
在当前许多国家中,直升机被看为是军队特别是陆军合成军队继坦克后所获得的又一种重要的技术兵器,是提高军队特别是陆军合成军队战斗力,首先是提高其机动能力和火力威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适应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需要,提高我军合同作战能力,1985年,我军在精简整编、裁减员额100万的同时,决定组建陆军航空兵,次年10月,陆军航空兵作为一个崭新的兵种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合成军队的阵容中。(贾永 陈辉 徐壮志 傅永国 姬源)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