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过去了奋斗继续着
开发区的昨天是艰苦的。
管委会最初的办公地点在天坛北门一个叫精忠街的地方。那是市计委买下的宿舍楼,开发区租了其中两套小三居。管委会搬进去的时候,墙皮还是湿的。由于还没几户入住,冬 天不给供暖,开发区人就在屋里穿着羽绒服或军大衣,再靠两只电炉增加热量。第二年管委会搬到了天坛东门的昊园宾馆,虽然不过只是几间平房,但开发区人还是心满意足:起码冬天可以不挨冻了。
管委会下属的职能部门则集中在亦庄大羊坊立交桥东的武警十三支队办公。人数最多的一间办公室,挤了60多个人。那时候,亦庄不通公共汽车,连出租车都不往亦庄来。管委会大多数工作人员上下班或是去办事,是靠自行车,就觉得从城里到开发区路途那么遥远。赶上雪天雨天雾天,京津塘高速公路封闭,得绕行小红门或旧宫,路就更遥远了。那时候管委会也没有食堂,大家解决肚子问题的办法五花八门,最常用的方式,是到村边黑糊糊的小饭馆,吃碗刀削面。
管委会自己的第一座办公楼,建在一个牛场上。据说当年和泥的水中,还掺有牛粪汤。牛场的周围,种着大片喂牛用的高粱。当时的管委会副主任张兴在刚拆出来的空地上,规划中的万源街十字街头的西北侧,用白灰圈了一块地,对工作人员说:“这块地就盖咱管委会的办公楼。”他又在纸上画了几张图:楼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是多少米,有几层,每层几间房,每间房多大面积,楼道有多宽……张兴是从市建工局常务副经理的岗位上调到开发区的,调市里之前,他还当过北京城建第六公司的总经理,搞建筑算是专家了。4个月后,这座带顶楼和平台的三层小楼,在没有图纸的情形下建成了,小楼的建筑者们还为它的一楼门厅和会客兼会议厅,精心做了当时还很稀罕的有浮雕的石膏顶。管委会正式搬入小楼办公的日子是1993年4月26日。当时开发区的第一任管委会主任王广荃举行了一个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庆祝会,为开发区有了自己的办公楼,还为有了自己的食堂。
今天,开发区人把这座小楼亲昵地称为“红楼”。
今天的管委会,搬到了一座7层的钢筋水泥楼内。这座浅灰色的楼,是1996年盖的,和“红楼”隔着马路相望,马路两侧排列着婀娜的馒头柳。
而在离这两座楼400米的地方,明天的管委会大楼正在施工。这是一座21层的现代化智能大厦,正以每个星期一层的速度长高着。开发区人叫它做公共服务大厦——开发区人认为管委会和它的下属部门,是开发区的管理者,更是开发区的服务者。新大厦将集建设、市政、规划、土地、招商、社区等所有部门为一体,让入区企业在一个楼里就可以办妥从注册、建厂到日常生产经营所有要办的事情,达到为入区企业更好服务的目标。
开发区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楼竣工。“红楼”在那些新起的、从外观到建材都日新月异的楼的丛林中,不但日益显得小而“土”,而且旧了。怎么能不旧呢,就连构建它墙体的红砖,今天也已被淘汰。但它作为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在开发区人的心目中永远占着一个独特的位置。
因为开发区人今天仍然需要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