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燕: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她的新闻政论专著《解读上海1990-2000》,在上海书城连续七周创销售排行榜第一,并被译成英文,在海内外影响深远。
记:您在《解读上海1990-2000》这本书里清晰勾勒了上海十年改革发展的轨迹,全篇洋溢着对处于改革前沿、充满生机活力的上海这座城市的赞美。那么,您对上海人有何印象呢?
康:回忆起来有些好笑,我对上海人的第一印象其实并不太好。九十年代初,我在北京工作时和两位上海籍的同事一起外出采访,从公交车站到地铁站大约有两站距离,其间有112路、103路和102路公交车可以乘坐,刚到车站,112路车就到了,车上空座很多,我立即就要上去,但是两位同事一下就拉住我,说等下一辆。有车不坐?我有点不明白。后来,103路来了,车上不但没座位,而且还很挤,我想等下一辆,可是两位同事拼命地往上挤,并且把我也“拎”上去了。这下我就更不明白。一直到了地铁站,我们从车上挤下来,同事才有机会解释,112路车票2毛钱,而103路车票是1毛钱。这件事后,上海人的精打细算,难听一点叫“抠门”,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记:您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上海人的印象有没有一些变化呢?
康:其实自我到上海定居后,接触到更多地道的上海人时,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我家的一位钟点女工。她常和我们夫妻两个拉家常,有时讲一些炒股方面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连我这个人称见多识广的记者明白的还没她多。那时还是1九十年代初期,炒股是个很新鲜的玩意。不久,她又开始和我们讲保险,而我对保险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而已。她便向我们全家介绍,保险有什么用途,怎样买合算,哪种险种好,什么的。以前是觉得上海人抠门,但是从这以后,我不得不佩服上海人这种灵敏的商业头脑和嗅觉。
记:现在的上海人,尤其是年轻人,大都成了时尚消费的主流,不少人甚至选择了透支这种付费方式。您觉得这种变化符合上海人的传统特质吗?
康:上海人一向都是量入而出的。以往上海人的居住环境,人均不足4平方米,人与人的生理距离如此狭窄,必然会产生心理的一种保护欲。抠门就是一种表现。这种不好的特性一定程度上被夸大了。但是现在,上海人的生存状态和收入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此外,由于地处太平洋海岸,上海人往往“得风气之先”,较早较多得接受了西洋文化,这其中就包含了透支消费这种颇为先进的消费文化。而现在年轻人的透支消费,其实是以先进的消费方式实现量入而出。这种方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成为阳光的一面,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好评。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