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10月15日电(记者尕玛多吉)我国考古专家近期对西藏邦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建筑遗迹和墓葬。
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再次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腹心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就有藏族先民繁衍、生息,并具有较高的物质文明程度。
据了解,西藏目前共发现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别是昌都卡若遗址、昌都江钦遗址、拉萨曲贡遗址、山南昌果沟遗址和邦嘎村遗址。其中昌都卡若遗址是西藏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遗址。
邦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久河区札林乡邦嘎村,是考古专家于1984年发现的,海拔3700米。今年7月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等单位对这一遗址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发掘,除与前三次发掘同样发现了碳化青稞粒、生产生活用具外,还首次发现了一处基本保存完整的石墙建筑遗迹。从出土情况看,这一遗址平面形状接近方形,长宽均为6米左右;南、西、北三壁和东壁南部均为石块堆垒,除北壁为单层,其余为多层,保存最高处达80厘米;墙基厚度为30-70厘米之间。建筑内地面为原生土,在地面还分布有不同类型的灰坑、柱洞。在建筑东面,还发现一由三个柱状石块和石板组成的灶。
在相对晚于建筑遗迹的地层中还首次发现了一处墓葬,其形制为四壁用石板围档,有顶板。其内为人骨,初步观察为一成年人体,保存状况不佳,头骨保存情况较好。
参与这次发掘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慧民说,遗址的陶器表现出较鲜明的本地特征,出土的人骨标本、炭化植物标本、动物骨骼遗骸等对于西藏史前体质人类学研究,复原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生态环境,复原邦嘎远古先民的生活环境、食物结构等都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完)
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