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三峡工地11月1日电(记者戴劲松、施勇峰)水库泥沙淤积是世界性难题,由于长江三峡工程规模之大无先例可循,更是成为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难中之难”。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经过中国专家半个世纪的艰苦钻研后,泥沙淤积这一关系到三峡工程成败与效益的最后一项主要技术难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郑守仁说:“未来的三峡水库可采用‘蓄清排浑’的调度方式,借助工程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一系列排沙手段,配合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态措施,可保证宏伟的三峡工程真正成为中国的‘千年大计’!”
正在长江三峡兴建的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耗资近1800亿元,泥沙问题与水库使用寿命息息相关,能否有效解决对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与航运效益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像中国北方多沙河流修建的水库迄今已有不少水库被泥沙淤满而报废。
据专家介绍,“蓄清排浑”,就是汛期来沙较多时,在下游防洪承受能力范围内降低水库水位运行,这有利于排除泥沙,即排浑水,减少淤积,而汛后即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此时泥沙减少,可蓄满清水,以供发电便利航运。这一运行原则是我国几代工程技术人员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蓄清排浑”已在黄河三门峡水库取得良好预期效果。三门峡水库1960年建成后,一度因泥沙大量淤积在短短4年间就损失库容62%。为此,水利专家们研究制定出解决方案,主要是将大坝已封堵的导流底孔打开改建为泄洪底孔,加上季节性调度,不仅使泄洪能力大幅提高,还使入库泥沙可以完全排出库外,水库库容从22.1亿立方米逐渐恢复到31亿立方米,自1972年改建工程完成后一直保持至今。
主持这项科研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秉南认为,整个三峡水库都位于高山峡谷中,呈狭长条带形,没有“大肚子库段”,非常有利于“蓄清排浑”。相比较而言,长江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都要比黄河大得多,既便于汛期大流量“排浑”,又有足够水量满足汛后“蓄清”。
经多家科研单位根据协同研制的泥沙淤积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表明,采取“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三峡水库运行80年至100年后,水库冲淤将基本达到平衡,仍能保持90%以上的库容。(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