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着陆目击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6日06:01 中国青年报 | ||
北京,航天城指控中心大厅。 数百台终端计算机,整齐排成5个阵列,显示屏上不停地跳动着一组组眼花缭乱的数字和图象;这些计算机上方,一幅大屏幕上“神州”四号移动的飞行轨迹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今天是“神舟”四号回家的日子。 在太空游弋了6天零18小时的“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即将披着巡天540余万公里的征尘从天外归来。 这一刻,塞外草原,银装素裹,仿佛铺满了洁白的哈达。 18时27分,当“神舟”四号飞船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对飞船发出了返回指令。“神舟”四号按预定计划开始向着地球表面、向着祖国故土返回。 “飞船调姿。” “轨道舱分离。” “制动开始。” “推进舱分离。” 一道道飞船返回测控指令准确发出,一个个太空动作准确展开。飞船返回舱再入大气层时,此时返回舱距地面已不到100公里,它以每秒近8公里的高速飞行,表面与大气层产生剧烈磨擦,就像一个闪光的火球,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致使地面与飞船通信暂时中断。着陆场变得异常寂静,飞船要在黑障区运行60公里,留给回收部队捕获目标的距离越来越短,时间越来越少。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激动的报告声打破了测控站紧张的沉默。 “神舟”四号在飞速下降!”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根据回收一号提供的引导数据,测量站的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目标。 当飞船距地面30多公里时,测量站操作员果断地向飞船发出“回收主电源接通”的重要指令。这又是一个关键的时刻,“神舟”四号飞船的回收主电源能否在此时打开,直接关系到飞船能否顺利着陆、回收,人们又一次屏住了呼吸。 “主电源接通,回收着陆程序启动。” 全体参试人员的脸上已露出了一丝胜利的喜悦。 “跟踪正常……”有关飞船的各种信息数据源源不断传向空中和地面的搜索分队。 时间一分一秒地向“零时”逼近,飞船返回舱与着陆区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两个固定测量点紧张忙碌的同时,地面搜索分队和空中搜索分队早已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向飞船预定落点集结。 这是一个极为壮观的场面:4架直升机轰鸣着在夜幕中盘旋,数十台搜索车辆在茫茫雪原上奔袭,此起彼伏的调度口令通过卫星、通过电波在夜空中穿梭。 一张立体搜索网,在天地间展开。 记者在搜救指挥车内看到,“着陆场搜救态势系统”准确地显示出空中分队、地面分队的行进情况以及落区地形、地貌等各种信息。“空中搜索开始”,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夏长法下达了口令。根据电子地图显示,代表4架直升机的4条曲线开始向预报落点会聚。 “抛大底了!”现场的工作人员中,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尽管天黑什么也看不到,大家还是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空中,急切地搜寻着。这标志着飞船已相继完成拉出天线,抛掉底盖,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已经打开…… “一号直升机发现目标!”从空中搜索分队传来了令人激动的消息。 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地面搜索车队仿佛一条闪亮的巨龙向“神舟”奔去。 公元2003年1月5日晚,我国内蒙古中部草原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综合本报内蒙古北京1月5日电 本报特约记者 傅明毅 孙阳 本报记者 冯春梅 特约记者 刘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