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四号飞船完科考任务后准确着陆(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6日03:29 北京娱乐信报 | ||
“神四”返回轨道图。信报记者王巍/摄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北京时间1月5日19时16分,“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 测量船发出返回命令 5日晚上,当“神舟”四号飞船环绕地球运行108圈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向其发出了返回命令。飞船随即建立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 而此时一场罕见的大雪飘落后,内蒙古中部地区银装素裹。夜幕低垂,寒风凛冽,气温降至零下29摄氏度。 “飞船调姿”、“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进入大气层”,着陆场前置雷达站的调度指挥车里,可以清晰地听到各测控站、测量船发出的指令。“神舟”四号飞船按照设计的轨迹,经过一系列的太空动作,向着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 距地面80公里时,处于无动力飞行状态的飞船返回舱,进入了着陆场观测范围,以每秒约8000米的速度飞行,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就像一个闪光的火球。这时,返回舱产生的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致使地面与其通信暂时中断,着陆场变得异常寂静。 飞船顺利着陆内蒙古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着陆区最先捕捉到目标的一号测量站激动的报告声,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当飞船距地面30多公里时,二号测量站的雷达稳稳地锁定了目标。 在两个固定测量站紧张忙碌的同时,地面搜索分队和空中搜索分队早已冒着严寒向飞船预定着陆点集结。 这是一个极为壮观的场面:直升机轰鸣着在夜空盘旋,搜索车辆在雪原上奔驰,指挥员的调度口令声此起彼伏。一张立体搜索网在无垠的天地间张开。 “抛大底了!”现场的工作人员中,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这就是说,飞船返回舱已完成拉出天线,抛掉底盖,打开主降落伞等一系列技术动作。飞船着陆的主伞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巨大降落伞,平面展开的面积足有1200平方米。尽管这时夜色已暗,大家还是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空中,急切地搜寻着。 “一号直升机发现目标!”空中搜索分队传来了令人激动的消息。这时,搜索指挥车内的“着陆场搜救态势系统”准确地显示出空中分队、地面分队的行进情况以及落区地形、地貌等各种信息。电子地图上,表明直升机航迹的一条条曲线开始向落点汇聚。突然,指挥人员听到了空中搜救队员激动的话音:“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神舟’回来了!” 伴随着轰鸣声,车灯闪烁的地面搜索车队像一条雪亮的巨龙,风驰电掣般向飞船返回舱奔去。 着陆现场,照明灯组成一排弧形光,牢牢地将“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锁定。 至此,我国第四艘试验飞船——“神舟”四号的返回舱,在太空完成各项科学试验任务后,准确着陆预定区域,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轨道舱将继续在轨运行 据悉,“神舟”四号飞船的返回舱将在近日运回北京,由科研人员对飞船及试验项目进行技术分析和科学研究。飞船轨道舱将继续在轨运行并进行有关的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返回,证明我国的飞船着陆场系统已基本建成,从而确保及时发现并回收返回舱,同时也验证了救护航天员的能力。同时,也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已全面走向成熟,完全有能力把载人飞船送上太空。 现场目击 网友写出“祖国万岁” 今年“神四”为了确保返回舱着落时提高安全系数,以防着陆时舱门不能正常开启,增加了通风系统,因为带的氧气是有限的,从着陆时到搜救人员到达,需要一个时间段,而舱内舱外是隔绝的,所以为了防止氧气的消耗殆尽,增加了舱内舱外空气通风系统,使舱外新鲜空气能进入舱内。 据透露,此套系统主要将在“神五”上人后发挥作用。此外,从飞船成功返回的消息传来至记者截稿前,记者查阅了一下新浪网的留言板,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评论已经有2000多条了。网友借助网络抒发着自己的激动心情,很多人在留言板上直接打出了四个字:祖国万岁! (信报记者张晓娟) 相关链接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广大参试人员在江主席贺电的鼓舞下,团结协作,精心测控,努力确保飞船安全飞行和回收成功。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统一调度分布在三大洋的四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及各有关地面测控站,对飞船进行了持续跟踪、测量与控制。飞船在太空成功地实施了太阳能帆板展开、轨道机动、姿态确定等数百个动作,成功实施变轨,并进行了两次轨道维持。 “神舟”四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在这次飞行中,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先后在太空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研究项目;预备航天员在发射前也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飞船在轨飞行期间,船上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科学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