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德勒 扎西旺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08日13:10 北京晨报 | ||
我与扎西的第一次合作是1月在北京,当时是为了拍一段样片,去友谊宾馆采访一位伊拉克专家。他给我的印象是极其认真,哪怕是拍样片。如今我们成了同一拍摄组的队友,朝夕相处。特别是我作为主持人,与他这位摄影师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天总得打几回交道。 老师与小学生 按年龄和资历,我都可以当他的老师,但在他的镜头面前,我只能当小学生。虽然已经对着镜头说过无数次话,去年拍《永远的三峡》时也曾客串过一两次主持,但我一向习惯于人家问我,却从来没有问人家的经验。这可苦了扎西,好不容易拍完,我却习惯性地问上一句:“好了吗?”“结束了!”或者还不等他镜头对好,就迫不及待地向采访对象发问。虽然可以重新开始,但现场的气氛就不如第一次自然。不过每次他总是说“没有关系,可以再来一遍”。而且都是鼓励为主:“很好,可以再自然些。”还经常提醒我,“把头发整理一下,现在你是主持,要注意形象。”拍完后,他还会对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在镜头面前你要有自信,要始终对着镜头,眼睛不要走神。” 为了镜头“玩命” 以前也知道电视摄像师的辛苦,知道这是“年轻人的职业”,但与扎西相处,觉得他格外敬业,就像有些人说的“玩命”。在车队的行进中,他乘的3号车不时前后奔驰,一会儿他已攀上山顶,一会又蹲在路旁。为了拍一个镜头,他得在烈日中呆上很久,或者在飞驰的越野车中探出上身,扛着摄像机猛拍。为了拍一个特写镜头,他常常将机器推得很近,而顾不得可能招来的不满。每次停车或住宿,我们可以休息,他却常常要继续拍摄。要不是他那在青藏高原上长成的健壮体魄,大概早已受不了这长途跋涉的折腾。 今天清晨,当他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的沙丘上拍完翻译尚赛丁迎着朝阳祷告的镜头后,给他远在拉萨的家人通了电话。“扎西德勒!”他的脸上漾着欢乐,就像朝阳般灿烂。原来昨天是藏历新年,他还来不及给家里打通电话。 “扎西德勒,扎西旺佳!”祝我们的扎西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3月4日于摩洛哥埃尔福特 作者葛剑雄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