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非典可能使全年经济增长率降低0.5-1.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3日09:44 中国经济时报 | |||
权威报告-卢中原张立群李建伟 全力防治“非典”,是当前牵动全国各个方面的一项紧迫任务。从宏观经济监测角度看,评估和应对这类突发事件带来的经济冲击是一个重大的新课题。我们根据能够得到的相关资料,初步评估了“非典”对今年经济走势的直接冲击和间接影响,并运用宏观经济月度计量模型和投入产出分析法进行了短期预测。预测的基本假定前提是,国际贸易趋势不发生 在这些基本假定下,按疫情可能持续的时间进行分季度预测,主要结果为:在不考虑疫情的基准情况下,今年全国GDP增长可望达到8.85%;如果疫情仅持续到二季度,全年GDP增长可达8.35%,放慢0.5个百分点;若疫情持续到三季度,预计全年GDP增长为8%,放慢0.85个百分点;若持续到四季度,全年经济增长率为7.7%,放慢1.15个百分点。“非典”可能使全年经济增长放慢0.5~1.2个百分点,但改变不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趋势。 如果考虑政府在抗击疫情中采取的各项积极应对措施,特别是增加透明度、减免相关行业税费以及增加财政支出等所带来的积极效应,疫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会被部分抵消,疫情最终影响可能在1个百分点以内,全年GDP增速可能为8%左右。需要说明,我们采用的几种预测方法并不完善(有关优缺点详见附件),只能尽量从不同角度弥补漏洞,预测结果仅是参考性的。 一、“非典”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初步估计 (一)从生产角度分析:“非典”对生产的直接影响面较小,在时间上可能是短期冲击,地域上相对集中 1.受“非典”影响的主要是第三产业的一些行业,占GDP的比重不大。“非典”直接冲击的行业主要是社会服务业(包括旅游、住宿、公共服务、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等)、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根据2001年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计算,其占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6%、8.2%和6%,合计为17.8%。进一步分析,受冲击的行业比重实际上达不到这么高。 在交通运输业的统计中,邮电通讯业约占1/3,而“非典”对其影响主要是正面的(目前通讯、互联网业务比以往要繁忙),故应当剔除;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客运,而占业务量50%以上的货运受冲击较小,也需要剔除。因此,交通运输业中直接受疫情冲击的行业,在GDP中的比重约为2%。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受到的影响不大,受冲击较大的主要是餐饮业,占GDP的比重约为2%。 经过以上调整,生产中受非典直接冲击的行业,占全国GDP的比重不超过8%,而且这些行业受冲击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一些行业如出租车和宾馆业出现部分停业现象,但是这些受冲击严重的行业尚未发生全行业停产停业。 2.“非典”对这些行业冲击的时间可能是有限的,对不同地域的影响程度也是有差别的。从香港和广东的经验看,疫情一般持续3-4个月。因此预计全国这些行业受直接冲击的时间至少为一个季度左右。从地域上看,“非典”发生以来,受影响最大的是广东、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根据2001年统计年鉴,在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中,这6个省市所占比重分别为28.4%、20.8%和27.5%。当然有些行业,例如旅游、餐饮、住宿、客运等受到的冲击已扩展到全国,但其他地区与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相比,受影响的程度还是有差异的。 (二)从需求角度分析,受“非典”冲击的主要是进出口、利用外资和消费,目前影响程度尚不严重,后续影响还要观察 1.外贸和利用外资会受到一定影响。今年的春季广交会只有16400多位客商到会,成交额仅为44.2亿元,与去年12万多人的规模和成交额168亿美元相比,下降很多。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商务活动被推迟和取消,据外交部消息,自“非典”发生以来,截至5月6日,100个国家对中国往访团组和人员采取了限制措施。这对外贸和利用外资肯定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不会很严重。因为外商确定到中国贸易或投资的计划,关键取决于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投资环境、预期利润等多种长期因素,因突发的短期因素而推迟的可能性较大,完全取消的可能性较小。一季度,广东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3%。这表明,即使在“非典”冲击严重的区域,外贸和利用外资受到的不利影响也是有限的。但是也要注意,疫情对北京和华北地区的负面影响很可能在5-6月份才明显显现。如果“非典”延续1-2个季度,地区性损失会进一步扩大,但对全年全国外贸增长和利用外资的影响不至于太严重。综合模型测算的结果,预计全年进出口将继续保持2位数的增长,利用外资总额将超过600亿美元。 2.对消费的影响有负也有正,总体看负面影响尚不严重。具体分析,食品、生活必需品等刚性较大的消费不会因此减少。需要认真决策的耐用消费品,例如家电、家具、汽车的购买,据对一些市场的调查,基本没受影响,其中家庭购车数量反而有所增加(这里有提前购买的因素)。而一些防治“非典”的商品,销售增加很多。减少较多的主要是那些消费弹性大的“即兴购买”,但这些商品在零售总额中比例不大。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非典”导致大量农民工从城市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会有所减少,进而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河南农村出省劳务600万人,截至5月7日累计返乡89万人,其中从广东、北京、山西等主要疫区返回的占48%。江西422万出省务工农民中,截至5月8日大约25万人返乡,75万人停工;由于外出打工收入减少,至今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已减少10元左右。总的看,“非典”对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有一定冲击,对消费总量影响有负也有正,但是在地域和时段上影响是有差别的,全国性影响是有限的。运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进行评估,即使将“非典”作为一个对消费有严重负面作用的外生变量,给以最大赋值,其对今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影响也仅为0.36个百分点。 (三)综合影响定量分析:运用月度计量模型和投入产出法分别测算,疫情对全年GDP的综合影响为0.5~1.2个百分点 “非典”对生产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会通过各种经济联系产生间接影响。由于缺少历史对比和相关的定量分析手段,分析测算的难度较大。我们使用月度计量模型和投入产出表,初步分析了间接影响的程度。 1.将疫情对投资信心、消费信心和出口环境带来的冲击做成相应的虚拟变量序列,按照最严重程度给予估值,代入月度计量模型预测全国今年经济增长。结果是:在没有“非典”影响的基准情况下,今年全国GDP增长率可望达到8.85%;若疫情严重程度不变,时间持续一个季度,GDP增长率将为8.35%;持续两个季度时,GDP增长率为8%;持续三个季度时,GDP增长率为7.7%。由于模型系统包括了各经济指标之间的直接和间接联系,因此以上分析反映了疫情的综合影响。从分析结果看,在疫情严重程度估值不变、且持续三个季度的情况下,其对GDP增长率的综合影响为1.15个百分点。 2.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进行推算。根据1997年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之间的内在关联程度,计算受直接冲击行业(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等)的完全消耗系数,推算结果显示,“非典”对2003年全国GDP增速的最大综合影响接近1个百分点。分季度预测,受“非典”的综合影响,如果今年第二、三季度受直接冲击的行业收入减少59%或1640亿元,换算为增加值以后(下同),会导致全年GDP减少804亿元,亦即全年GDP增速将放慢0.78个百分点。如果第四季度这些行业的收入也受到影响,按下降30%、全年减少2100亿元估算,全年GDP会减少1000亿元,亦即全年GDP增速将放慢0.98个百分点。由于这个方法难以定量处理虚拟变量的冲击,所以预测值偏低,如果考虑疫情对投资信心、消费信心和出口环境带来的影响,上述分析结果与月度计量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合以上分析,“非典”可能导致全年GDP增长率放慢0.5~1.2个百分点。需要说明的是,前一段疫情冲击会有滞后效应,目前还未充分显现;况且疫情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延续时间的长短、范围的大小,是决定影响程度的主要变数。如果发展为更长时间、更大范围的严重疫情,其对经济的影响则需要重新评估。 考虑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全力抗击疫情,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因此,疫情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将会逐步减小,对经济的冲击不太会超过以上估计的最坏情况。更重要的是,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且持续时间将会较长,经济内在增势对负面冲击的抵御能力明显增强。这与1997年我国经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当时我国经济恰好开始进入收缩期,经济增长自身存在减速趋势,内在抗冲击能力较弱。而当前疫情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今年经济增速,但动摇不了经济扩张的内在趋势。因此,疫情负面影响很可能在1个百分点以内,预计全年GDP增速为8%左右。 二、政策建议 “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很可能是短期的、局部的,对全年增长不会产生转折性影响,但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集中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和政府相关社会管理职能的重大缺陷,由此造成的心理冲击和预期恶化可能更为深远。应对其冲击,首要目标应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安定民心;在局面基本稳住的同时,决不放松经济发展,特别应重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在中长期发展战略上,应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加之今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抗击“非典”的物质条件比较有利。与前几年相比,经济政策的回旋余地增大,着力点可进行“远近兼顾、供求结合”的适当调整。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1.全力控制疫情蔓延范围和持续时间。这是恢复人们信心的根本。近日人气开始回升,但找到根治方法任重道远,更需防止疫情反弹。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强有力的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舆论手段,严密控制疫情向华北地区以外特别是农村蔓延,尽可能将疫情控制在第二季度。继续对渎职、失职的领导者和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惩处。大力推行科学防治和地区联防。应特别强调以科学、人道态度对待患者和康复者,不要歧视他们。在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提下,注意适时恢复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 2.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呼吸道疾病反复流行,易加重“非典”疫情蔓延。今春北京及周边地区幸亏未发生沙尘暴(主要是去冬今春雨雪较大,近些年加强环保也有积极效果),否则抗击疫情将更加困难。应当因势利导,要求各地依法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注意改变人们的生活陋习,以防后患。 3.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和稳定减税措施。继续增加公共卫生(特别是农村防治“非典”和基础医疗服务)、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建设国债可向这些方面适当倾斜。对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适当延长已出台的有关税费减免时间,同时根据国家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方针,把短期税费减免与中长期税制改革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更是着眼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形成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4.改进消费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刺激城镇居民扩大消费。在住房、电信、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以及一些传统的奢侈品方面,加紧清理限制性政策。拓展互联网业务,发展“非接触型”的服务消费。优先增加医护人员的工资,提高城镇“低保”标准。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灵活调节过度集中的旅游高峰。 5.做好农村减负增收工作。农村税费改革要严防税内负担减轻而税外负担加重,考虑到“非典”马上会影响麦收,财政应继续增加农业补贴,粮价补贴应直接付给种粮农民。各城市应进一步清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因“非典”而停工欠发的民工工资应有补偿机制,或由政府建立补发基金,或通过税费减免由企业保证补发。 6.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积极扩大就业。受疫情冲击严重的服务行业,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承受力脆弱。除税费减免外,还需采取金融方面的救助政策,例如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的作用,设立政策性的专项优惠贷款,实行政府担保和优惠利率,允许贷款展期,中央银行对发放此类贷款的商业银行给予必要支持等。在劳动工资政策上,对“非典”影响而减少就业的行业也应给予扶持,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一些新的服务领域吸纳就业。 7.尽快建立健全社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借鉴此次抗击疫情的经验,理顺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制度,设立应急基金,以形成信息准确、预警及时、资源整合有力、指挥运转高效的危机处理体系。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敦促政府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公信力。加强对突发事件影响的研究工作,提高分析预警的能力。借鉴各国(尤其是与我国体制类似的越南)的成功经验,从更深层次吸取教训。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订阅非常笑话 掌握成人世界的快乐宝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