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保赤堂 最早种牛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1日01:06 天津青年报 | ||
天津卫风俗:种牛痘的孩子出门时都在袖子上系一个三寸长的红布条,上写“小心牛痘”! 当美国出现“猴痘”以后,“牛痘”疫苗,这一久已不曾露面、而且令人有些陌生的疾病预防措施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天花肆虐的时代,种牛痘是惟一可以有效防止天花的手段,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津成立了第一所专门为儿童免费接种预防天花的机构——— 保赤堂牛痘公局虽然名为“公局”,但它却是由个人出资兴办的私人性质的一座慈善机构,它也是天津最早的疾病预防中心。 本市民俗学家张仲介绍说,旧时天津城鼓楼南二道街有一处名为“保赤堂牛痘公局”之所在,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儿童们便免费来这里接种牛痘。提出兴办这座保赤堂的创办人,就是当年天津著名慈善家华光炜(字义堂)。道光三十年(1850年),家住城里户部街的大商人华光炜无意中读到广东人邱浩川写的《引痘略》一书,觉得“引种牛痘,其效甚速,可免婴儿花痘之厄”。于是他就从北京聘请医师俞子安来到天津,先是在老城南内涌泉寺对儿童推广试种,收效甚好;又经过周密的筹划,正式创立了保赤堂,义务为儿童种痘。所谓“保赤”,即为保护幼儿的意思。 张仲说,华光炜开设牛痘局以后,大盐商王敬熙自愿捐献二道街西端住宅一所,作为办公地点。由于天津城垣四周离牛痘局较远,为了免得人们带着孩子往返奔波,牛痘局后又在土城及河东沈王庄开设分局。最初天津人对这种方法还不能马上接受,随着后来种痘效果的显现,这才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前来接种的儿童也越来越多。牛痘接种全部免费 当时,牛痘局所需费用全部由集捐募款来支付,对接种者,分文不取,所以张仲先生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受益者。 张仲指着自己的胳膊说,自己就是在保赤堂接种的牛痘。1936年的春天,自己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这座二道街内的大院。当年的牛痘局大院坐南朝北,黑色大门高有二米多。房屋为砖木结构,四合套院,院内花木扶疏,窗明几净。院内面积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高大的屋檐探出墙壁有1米多,形成联体的回廊。那时工作人员多为年逾花甲的老人,春风满面地为每个人服务。 张仲先生回忆说,第一次到牛痘局的时候就是事先到局挂号,由这里的工作人员发给一张票证,预定好接种的日期,到时风雨无阻前来接种。第二次来的时候就是接种了,家里人将票证交给工作人员,自己在候诊室排队。虽然当时的小孩也很多,但接种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工夫就到自己。模糊的记忆中,为自己接种的是个面貌慈祥的老人,虽然接种用的消毒针刺破皮肤时有一点疼,但是疼痛感很快就过去了,当自己低头看一下胳膊时,上面已经有了两道浅浅的划痕,上面留有一些乳白色液体。过了一会,等液体干了以后,那位老人才让自己将上衣袖子放下来。接种完了以后,这里的工作人员还发给一张告诉家长们儿童种痘后应注意的事项的通知。张仲说,当时天津有个民俗,种牛痘的孩子出门都在袖子上系一个三寸长的红布条,上面写着“小心牛痘”,这也是提醒人们不要碰到小孩子。接种牛痘分人分时 当时的保赤堂接种牛痘注重气候、时间,有文为证:“四季苗放一样针,春冬种痘少惊心,夏前秋后多变症,精神先治要谋深。” 天津保赤堂的牛痘接种方法要得益于广东人邱熹的《引痘略》和邓旒的《保赤指南车》,邱熹的《引痘略》影响甚大,该书复刻本不下四五十种,是为中国传播牛痘术最主要的方书。华光炜的后人曾经在一本书中的序言写道:“……先严因见邱浩川先生所著《引痘略》一书,遂立保赤堂施种牛痘局于津邑,依法试种。自咸丰二年至今引种不绝,诚获观先生此书之益也。” 接种时,按照“消烁清冷渊穴,务须识记认真。轻轻剔破,略见血红,苗浆放在三穴,俟干即可。”的要求,完成每一个步骤。于长水介绍说,这些种痘部位都在上臂三角肌附近,与现代方法相近。对于接种的气候、时间,书中也有详细论述。总体上说,这种根据天花流行情况,注重气候、时间和小儿身体状况来种痘的方法还是可取的。顺口民谣提醒预防 保赤堂不仅广泛地义务为儿童种植牛痘,还对他们种痘之后的情况非常关注,为了明了好记,他们把应当注意的事项编成了顺口溜。 儿童在保赤堂对施种牛痘后,家长们都会得到一张写明注意事项的说明书,一般都变成顺口溜的形式,如“切怕风邪凝滞,饮食毋庸太过,酸辣休得奉养。衣襟亦要适时,还宜清滞无瑕。”对于种痘后之诸证则以辩证而施治。如“初种一日二日,黄浆破烂是脾经毒甚,血热违和,可用洗红妙柳、甘草银花同佐。”而“先期发热最宜详,切莫从旁观望。风寒外感,发表为良,干枯血热,柴芩四物。”由此看出,天津保赤堂在天花的预防上工作做的相当细致。牛痘局为使婴儿接种牛痘后达到预期效果,还予各种中药方剂相辅之,使婴孩免于天花夭折。在慈善人士的多方关怀扶植下,保赤堂牛痘公局的接种成功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天津保赤堂牛痘公局的接种工作一直持续到1940年后才停办。种痘小儿带来疫苗 1805年4月的一天,一艘名为“彼得罗”号的英国商船,由小吕宋载送传播牛痘的婴儿抵达澳门,为中国送来第一批靠婴儿保存的鲜活的牛痘疫苗。 市疾病预防中心专家于长水告诉记者,“彼得罗”号的英国商船带来种痘小儿即是牛痘传入中国之始。初传中国的牛痘法有两种:一是活苗法,指小儿种痘尚需用鲜浆痘苗,需以带痘浆的小孩作为接种的痘苗;二是干苗法,即沾些痘浆,等干了藏于鹅毛筒内。牛痘初传是以舟载小儿为传播载体,早期国内引种亦用此法,一般夏季八天、春秋冬季略长一二日,即可取浆移种他儿之身。 但至于当年保赤堂的牛痘疫苗从何处购得,由于历史记载不详,给现在的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民俗学家张仲认为,保赤堂的牛痘疫苗是从天津的巴斯德医务学堂购得,但有关巴斯德医务学堂的资料很难找到,无法确切证实这一推断。在1906年以后,北洋医务局在南斜街建成,专门培养牛痘及狂犬疫苗,保赤堂才开始采用国产的疫苗。-本报记者黄卫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