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画报评论:发展东北经济不能搞“大会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4日22:25 外滩画报 | ||||
本报评论员 8月3日,长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对整个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央对全国的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 在其后的几天,“振兴东北被列入国策”成为很多报纸的头条。更有媒体说,中国要打一场经济上的“辽沈战役”。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发展经济和战争有很大的区别。战争是以让敌人屈服为目的的,它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内,集中人力、物力,打击敌人;为了打败敌人,浪费一些资源也在所不惜。而发展经济则是要以创造财富为目的,它要求要对人力、物力有一个比较好的安排和协调,使得这些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 “大炼钢铁”就是一个以战争模式发展经济的失败例子。在那次运动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社会财富被浪费了,所获却不多。 事实上,在共和国建国之初,大批的领导干部来自部队,他们习惯了物资的调拨、习惯了“大会战”,这种在军事上很成功的法则、手段被自然地引入到了经济发展领域,成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东北是实施这种模式最广泛的地区之一,虽然这种模式对东北工业基地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代价也很高。影响至今的是,它在今天就已经成为束缚东北经济发展的一种思想模式。 温总理在讲话中为发展东北经济提出了五点指导思想:首先是进一步的改革和开放,包括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其次是在依靠市场的基础上正确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第三是以当地自力更生为主;第四是立足现有基础,少铺摊子、上项目;五是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从总理这个讲话精神上看,还是强调东北方面要改革机制,立足现有基础,加强自我造血功能。这才是东北经济能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 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是宠儿;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东北却成了弃儿。 曾被美誉为“共和国装备部”的东北,作为新中国第一笔资本金最重要投向地的东北,号称“中国粮仓”的东北,拥有让其他地域羡慕不已的石油、钢铁等产业的东北,被谁抛弃了?这里面有多种因素,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军事化的、计划经济式的“资源调配”模式及与此相适应的经济观念。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东北却沉寂了。在市场经济时代,东北不能再走计划经济时代要政策、要钱、以大量资源消耗换取有限的发展的“战役式”路子了,而应按照经济发展的自身逻辑,走市场化的路。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