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王副局长为啥听不进羊倌的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3日10:15 中国经济时报 | |
作者:胡德桂 2003年9月5日上午8时许,年过七旬、经常在黄河大堤边放羊的张成万到了黄河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大河湾段的大坝上。这时,有辆防汛指挥车来到大坝上停了下来。羊倌张成万告诉车上下来的乌拉特前旗水务局副局长王万良:“这个地方最危险,因为这个地方是一次担土垒成的大坝,土虚不结实。”王副局长听完什么话也没说,瞅了羊倌张成万一眼就 大家相信王副局长“没有听到”的话吗?王副局长没吭声,并不能证明他真的“没有听到”羊倌的话。如果果真“没有听到”的话,他瞅羊倌一眼干什么?这瞅一眼不是对羊倌的回应吗?说到这些,我倒觉得王副局长还是算不错的。他的不错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点,他很沉着,听到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也若无其事,一点反应都没有;第二点,他的官架子还不算大,比起那些听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之后连瞅都不瞅一眼的官员来说,他的官架子还真算小的。 王副局长的话,我们也不能一丁点儿也不相信。他说“离羊倌远”,我是深信不疑的。就是王副局长不这么说,我也会这么想。王万良是政府部门的一个公务员,张成万是黄河边上的一个农民,他们两人在身份上的距离远不远?显然是远的。王万良是旗水务局副局长,张成万是一个羊倌,他们两人在职务上的距离远不远?显然是远的。王万良出行可以车接车送,张成万出门全靠两条腿,他们两人在待遇上的距离远不远?显然是远的。王万良是水务局的水利专家,张成万是农村养羊的,他们两人在专业上的距离远不远?显然是远的。王万良绝对没有年过六旬,否则早就退休了;张成万年过七旬,当然还没有“退休”,他们两人在年龄上的距离远不远?显然是远的。尽管王万良、张成万他们两人的名字之中都有一个“万”字,但最终还是没有把他们两人的距离拉近。羊倌张成万,你千万不要想不通,你与副局长王万良的距离如此如此遥远,王副局长怎么听得到你的声音?羊倌张成万,你千万不要想不通,不管换上哪一个平头百姓,我相信王副局长都会一视同仁地与之保持一定距离而“没有听到”的。 王副局长,我们也知道你是倒霉的,像你这样与平头百姓保持一定距离而听不到群众声音的官员并非你一个。如果不是大坝决口,造成惨重的损失,你“没有听到”不就“没有听到”,谁会追究你听到没听到。像你这样因为距离“远”而“没有听到”平头百姓声音的事俯拾皆是。比如说,平头百姓反映的有些问题本来就不算大,基层完全能够解决,但基层官员就是不重视,硬要等到群众上访或越级上访,待上面的领导发了话才引起重视,才给予解决。可见,上级领导的话有时就像圣旨,下面的官员一定不会“没有听到”的;平头百姓的话有时就像放的屁,不!比屁还不如!如果比得上屁,官员还会说声“好臭”的。所以,王副局长你就不要怪罪人家羊倌多嘴了,你要怪罪就怪罪你的上级领导吧﹖﹖他们为什么不像羊倌那样给你提个醒呢?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此,我要奉劝我们的官员不要听不进平头百姓的声音,应该虚心听取平头百姓的意见和建议,说不定平头百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恰好就是官员疏忽了的问题。官员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不妨发扬民主,找平头百姓开个“诸葛亮会”,让平头百姓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