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梁思礼与中国航天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6日18:08 青年参考
梁思礼与中国航天历程

梁思礼 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吴珊发自北京

  梁思礼,清代名人梁启超之子。解放初期从美国留学回国。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51岁得子梁思礼,视若珍宝。梁启超生前一直遗憾他的孩子中没有一个是学
自然科学的,没想到他去世后,他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思礼实现了他的遗愿,先修无线电,后学自动控制,并成为梁家的第三位院士。

  “我今年已是79岁的老人了。作为中国的第一代航天人,我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的中华民族的航天精神可以概括为24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这24个字不是一般的政治口号,而是中国航天事业46年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们航天事业的传家宝。”梁思礼这样开始了对自己红色年代的回忆。

  集体写遗书

  1966年10月27日,天气特别晴朗。戈壁滩上大风冽冽,寒气逼人。聂荣臻元帅亲临酒泉核试验基地,装有原子弹弹头的中近程导弹将第一次在这里试射并爆破。这是一次非常危险的发射,留在控制室工作的同志都写了遗书,交了可能成为“最后一次”的党费。

  发射的时刻到了!导弹在点火之后带着原子弹头缓缓升起、转弯、飞向目标,最后精确地在目标上空实现核爆炸,标志塔笼罩在巨大的蘑菇云之中。“两弹结合”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此,我国就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的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武器的核俱乐部成员之一。

  试爆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而中国导弹和原子弹的研制却要追溯到10年前。

  被任命为研究室副主任

  1956年10月8日,“老五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部队的3个疗养院的空房子里成立了。聂荣臻元帅主持制定的国家12年科学规划下决心开展导弹和原子弹的研制。钱学森被任命为当时的五院院长。院长下设10个研究室,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

  在苏联“半路退场”的援助下,我国仿制的1059近程导弹于1960年11月5日试射成功。同年,从全国名牌大学选调4000名大学毕业生来“老五院”从事研究工作,从部队选调大批优秀军政干部从事管理工作,从抗美援朝复员转业的士兵中优选了一大批到工厂当工人。我国第一颗中近程地导弹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研制出来了。

  “到基地试射前,我充满信心。那时我的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我和妻子约定,如果生男则起名梁凯,生女则为梁旋。我打算凯旋。”梁思礼回忆道。

  结果试射失败,导弹起飞后不久就掉在发射阵地前300多米处,炸了一个大坑。但梁思礼还是将女儿取名为“梁旋”。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终于试射成功。同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也传来捷报。所有这些,成为1966年核弹试爆成功的铺路石。

  白天挨批斗晚上搞科研

  1965年,“老五院”集体脱军装转业,变成第七机械工业部。同年制定了“八年四弹”规划,即1965~1972年8年内研制出中近程导弹、中程、中远程、洲际导弹4个型号的战略导弹。

  一年后,“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文革”打乱了一切,使洲际导弹拖到1980年才定型。

  “那时一边打‘派仗’,一边搞科研生产。我们这些老科技人员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靠边站了,但在技术上还要靠我们。有的同志白天挨批斗,晚上还得搞科研。”梁思礼回忆说。

  1968年是武斗最厉害的时期。从国外回来的703所所长,很有造诣的材料专家姚桐斌被打死了。

周恩来总理立即对七机部6级以上的技术骨干采取保护措施,每天参加科研生产后不回家,集中食宿在一栋办公楼内,住了一个多月。

  就是在这种特别困难的条件下,中远程导弹还是在1970年研制成功了。1970年4月24日,就是使用它加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天。这颗183公斤重的中国卫星在世界上空高奏《东方红》乐曲,震惊了全世界。

  改革开放后,航空事业又蓬勃发展起来。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1990年4月,我国首次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以后又用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甲、长征二号改、长征三号乙等运载火箭将20多颗外国卫星送入各种不同轨道。

  留美同学的不同选择

  “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他已经去世了。当我回国后,他仍留在美国(梁思礼1941~1949年曾在美国留学)。他是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也就是总工程师),我曾是航天工业部的总工程师。他搞的是美国的洲际导弹(民兵导弹),我是搞中国的洲际导弹。他的年薪是30万美元(20世纪80年代),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拥有高级别墅,回国时国家领导人会接见他。可能有人会问我对此有何看法,我的回答是:我们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他干的民兵导弹是瞄准中国的。因此,我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

  10月初,记者在参加一个“世界空间周”活动时见到了年近耄耋的梁思礼,这位与中国航天事业相伴了60余年的老先生,仍旧沉浸在火箭控制系统的研究中乐此不疲。(部分内容据梁思礼著《向太空的长征》)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