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当街送子”拷问社会公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0日14:19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孙庚 在广州“残疾老农当街送子”事件中,也许我们更应当关注那个被父亲亲手赠与他人的孩子,以及他的父亲对他的善良祝愿。老人告诉记者,他心中一直有着这样的愿望:孩子能够吃得好,穿得好,和别人家的小孩一样能够念上书……可是,这都超越了他的能力范围。正如他所说,“将孩子送人为的是让孩子过得更好。” 对此,记者这样分析道:“将孩子送给别人来抚养,孩子就真的能够得到幸福吗?或许,老人此举伤的不只是自己,也伤害了孩子。孩子已经是一个7岁的儿童了,已经初懂世事的他,难道能够忘却被父亲亲手送给别人的一幕?这是极其残酷的。如果领养者并不履行自己的承诺,小孩面临的处境则会更加困难。” 记者的说法自有道理,但也许仍只是“一家之言”。谁能说,把孩子留在贫苦的父亲身边就一定能得到幸福?事实上,恰恰是因为幸福无法企及,父亲才作出了当街送子的决定。留在父亲身边,他只能延续着父亲那种贫苦的生存,而赠与他人,至少还有“过得更好”的可能,至少多了一种希望。而谁又能断言,当那个孩子长大,在世俗社会浸淫日深之后,当初被父亲亲手送人的一幕对他而言仅仅是一种伤害,而不是一种机会或感激? 也许我们不可能预知或安排未来,但是我们能够看清并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现实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能够吃得好,穿得好,能够上学,所以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而那名“现在连两碗稀粥都难吃上”的父亲却无法为他的孩子提供这一切,或者说,也没有其它机构或组织来为贫苦的孩子提供这种可能。我们常常说到机会平等,认为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机会的起点应当是平等的,机会实现过程本身应当是平等的,并以此作为衡量现代社会首要价值和基本取向即公正的原则之一。然而当有人选择将孩子赠与他人以获取可能好的生活之时,我们看到的是机会的不平等。 有多大的伤痛,就有多沉重的拷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街送子”拷问着一个社会的公正。我们知道,公正是由社会成员生存底线保障以及机会平等、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和社会调剂的规则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人人共享、普遍受益是其基本宗旨,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其基本依据。在恩格斯看来,公正就是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至少从那名残疾老农及其可怜的孩子身上,我们没有感受到这一切。 “将孩子送人为的是让孩子过得更好。”这已是坠泪之言。有子皆成龙,有女悉成凤,这是普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据实而论,又有多少人子能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家庭出身、社会地位以及地域的环境,每个人自身的禀赋、资质等,相与凝结成为一种宿命,总是难以挣脱的。而能够解决并消除这种狭隘的宿命观点的,惟有社会公正的手段。在那位被父亲亲手送走的孩子越走越远的地方,我们期待出现更为完善的社会公正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