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VS.张学良 她和他的柏拉图之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9日10:38 青年参考 | |
本报主笔黄章晋 1925年5月,翩翩公子张学良在上海惊艳于小姑独处的宋美龄时,或许不会想到,有一天两人都在活过百岁后带着共守的秘密辞世。 70多年后,张学良曾说,当时若非已有夫人于凤至,定会追求宋美龄。他当年可否想 历史的安排,有时比小说家更有戏剧性的想象力。时隔一年的两个“九一八”,把张学良一生的命运牢牢地与宋美龄的夫公蒋介石捆绑在一起。 第一个“九一八”,是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冯、阎、桂三派共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军总司令”,集60万大军,讨伐蒋介石。关外的张学良在双方数月胜负不决之时,从“统一国家”“维护中央"的立场出发,9月18日通电全国支持蒋介石,随即率军入关。天平倒转,蒋氏全胜,阎、冯下野。张学良被蒋委任为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蒋介石把北方数省的权利交付给了时年尚不满30 的张学良。张与蒋亲密地坐在一条船上。 一年后的“九一八”,张学良奉蒋介石指示精神一枪不放把东北拱手送给日军,让蒋张的小船面临沉没的危险。 于是,有了一个传说。蒋介石说:“现在的局势就象一条在惊涛骇浪中上下颠波的小船,我们两人中只有一个能乘它渡过河去。如果两人都想过河,那么,要么是我们俩都沉下去,要么是其中一个人跳下去。问题是,你跳还是我跳?”张学良说:“我跳下去!”于是,张学良辞职下野。此时的张学良有恩于蒋介石。 然杀父与“不抵抗将军”恶名的压力,终于让张学良在西安事变时爆发。从此,西安事变成为把张学良、蒋介石、宋美龄三个名字连接在一起的关键词。 半个世纪后,重获自由的张学良在回忆中道出,蒋介石在台湾时犹大骂张学良:“他早该死了!多少人要杀他,他知道不?”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面貌甚至世界历史的西安事变,在蒋介石这边看来,王朝的船只最终沉没,是西安事变凿的。 有一种说法,张学良之所以西安事变后不死,是因为夫人于凤至把蒋介石“不抵抗”的电报带到了国外。另一种类似的版本是,于凤至带出美国的,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的文字承诺。 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曾同台演出的核心主角早已变成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下一代演员都已追随而去,惟宋美龄、张学良两位早早退出舞台聚光灯的重量级选手,顽强地呼吸到了新世纪的空气。抢救性地从他们那里获取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拼接复原历史的全貌,是后来者极想获得的解读历史的新钥匙。 然而,敖过了蒋家两代人而终获自由的张学良,虽在获机会从张口中抢救了不少历史的唐德刚等看来,依旧不改青年的赤忱和直爽,而且张也曾口无遮拦地一吐过积压心底60多年的对蒋介石的怨气,但在西安事变要紧处和其他涉及蒋介石交往具体细节处,却嘎然而止始终守口如瓶。另一位主角宋美龄自离开台湾选择淡泊、平静的公寓生活以来,拒绝任何做回忆性质的文章。 张坚持认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之不杀张,是有宋美龄这个保护神在。而张学良曾在被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对宋美龄的尊崇,只要宋美龄活着,他便要把秘密守住。 现在,比张学良年长四岁的宋美龄终于坚持到张凋零一年后枯萎。他们在留给我们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遗憾。 宋美龄在张学良的眼里,是“绝顶聪明”而且“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人物。西安事变发生后,原本与蒋介石关系兄弟般的张学良,瞬间成了蒋介石永不可饶恕的罪人。不杀而又要让这个囚徒的心理被安抚,能居间起作用的,惟有宋美龄。 同样,或许当时找不到一个与宋美龄的关系密切程度和被欣赏程度可以与张学良相比的人。出身的相似,年龄的相似,通英文,受过西方教育的影响,使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有着远比蒋介石更多的共同语言。蒋介石是宋美龄认为能够及得上要求的英雄,然而与心胸狭隘好猜忌的蒋介石截然相反的张学良,他身上敢做敢为的豪气和真性情,是另外一种品质上的英雄。 张学良与宋美龄关系最好的兄长宋子文是惺惺相惜的朋友,且宋子文一直为西安事变时对张学良的担保因蒋介石的出尔反尔而心怀愧疚,张却对那些责怪宋的人为宋辩解。至于宋子文与蒋介石的合作,以看不惯蒋之为人的宋子文拂袖而去告终。 后人甚至无法猜度,宋美龄对张学良超乎寻常的关心和爱护,在性情相投外是否还带有一种为蒋介石的偏狭的补偿。 原本信佛的张学良,在漫长的幽禁岁月经宋美龄的劝导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宋美龄希望信仰能帮助张原理政治并排遣心中的愤懑不平。我们无从得知张学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终于迎得了迟到的自由是否与此有关。但宋美龄在劝张入教时的语气俨然非一般朋友:“汉卿你又走错了路了。不是我信就说他好,世界上很多名人都信基督教。” 不特张学良如此,张学良的夫人赵四小姐最终也成为一名基督徒。而张被幽禁后在香港做寓公的赵四小姐能够回到张的身边,正是宋美龄的牵线。赵到台湾不久,宋美龄介绍董显光教张氏夫妇研习英文圣经。 或许值得一说的是,原本同于凤至相熟的宋美龄不喜欢赵四小姐,她像姐姐关心弟弟一样理所当然地反感赵四,不同意赵四陪着张学良,因为当时赵是不伦不类的妾的身份,后通过交往才认可了赵四小姐。笃信基督的宋美龄在把张学良和赵四介绍进基督的世界后,动员于凤至与张学良离婚,要张学良与赵四按照一夫一妻的基督教伦理成为真正的夫妻。 1964年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与51岁的赵四小姐,在台北杭州南路一位美籍牧师的家里,按照严格的宗教仪式举行了婚礼,这对相爱30多年的恋人终于成了夫妻。宋美龄参加了这个简朴的婚礼。 或许,张学良与宋美龄频繁的通信,才能更深地体现出张学良与宋美龄关系的深切和真实。习惯两人用英文通信的宋美龄,在张学良身体不适时,细心周到地以中文去函,而她并不擅长中文书写,惟便于病中的张学良不至阅读英文时劳神。这种体贴还现于宋美龄得到友人赠送的巧克力时,寄与张学良一同分享。 一生作为一个权利欲望强烈、善于作秀的政治图腾出现的宋美龄,惟在与张学良这种真性情的人交往中显示出真挚细腻的情感,这种非比寻常的柏拉图式情感,出现在这两位特殊身份特殊命运的人之间,不可思议却也顺理成章。 张获得自由后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龄活着一天,我也能活一天。”这是在形容宋美龄之与张学良保护神的关系,然而也未必如此简单。 今天,随着宋美龄的离别,那个时代的大幕终于在我们眼前彻底合上,它带走了我们尚且未来得及看清楚的细节,留下一段在我们这个和平而平庸年代看来是如此奢侈的传奇。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