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涨价考验南京 三道防线保障“米袋子”安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1日01:13 现代快报 | |
近来江苏市场上粮油等食品价格大面积上扬,现在来看,涨价虽然在某些商家的“推波助澜”之下造成了一定的市场波动,但却并未影响到全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现实是,这场风波也成了考验市场各个主体的一个好机会,市民、政府、商家,或许他们的感受忧喜不同,但喜的未必可以真喜,忧的也未必需要真忧。 三道防线保障“米袋子”安全 快报讯(记者赵诚)昨天,刚从淮安签订购粮协议归来的南京市粮食局局长陈聚华紧急约见快报记者,通报政府部门采取的有关措施。他说,政府正加紧构筑两大基地三大防线保障“米袋子”安全,市民不必恐慌。 淮扬大粮仓吃粮不愁 南京是粮食消费大市,年消费量逾20亿公斤,其中口粮占6亿多公斤,自给率较低,大部分靠外地订购。近日省有关部门协调,明确江苏产粮大区淮安、扬州为南京米袋子生产基地。前天,陈聚华率粮食系统50人组成的订购团奔赴淮安,与40多家生产农场、加工批发零售企业及基层粮管所洽谈,签订12万吨的粮食贸易合同。同时,还与扬州签订8万吨的订购合同。 粮食系统目前正加紧构筑3道防线确保南京市场供应。一是本地粮油,到昨天为止,南京县郊已收购新稻谷5000万公斤,市里还有储备粮9000万公斤;二是周边地区调购,除淮安、扬州两大基地外,还有安徽滁州、芜湖、宣城地区,并与东北稻谷主产区建立长期贸易关系,最近从辽宁签订8万吨合同;三是进出口渠道,只要价格便宜,质量保证,增加进口量。 主渠道控7成市场份额 为防止不法商贩哄抬粮价,市粮食局力保主渠道供应。前天,市局召集苏果、家乐福、华联、金润发、好又多及有一定规模的粮食批发零售企业开会,通报情况,要求它们加强社会责任感。苏果等企业明确表示,绝不轻易涨价。 同时,国粮好管家公司所属粮店及市局评定的“放心粮油店”共38家也力保粮价供应充足平稳。 陈聚华说,目前全市有4000家大小粮店,由市局直接、间接控制的占到7成市场份额。有它们做支撑,小粮商即使将粮价抬上去,撑不了多久也要掉下来。 南京市组成应急保供网 面对持续上涨粮价,市粮食局已启动预警预报系统,对全国70多个粮油大市场和本市27个粮食市场设置监控点,每日一报,并分析走势,报市府作决策参照。 市府还组成由粮食、交通、市容、公安、工商等600多家部门单位参加的粮食应急保供网,形成仓储、加工、运输、零售4个环节一条龙。一旦供应告急,郊区仓库里的稻谷变成城内零售店的大米,时间不超过6小时。市粮食局粮食安全预案规定,根据粮价波动影响面,分为蓝色、绿色和红色预警线,都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粮油涨价为何对南京人生活影响不大粮油涨价为何对南京居民整体生活成本的影响不会太大? 记者昨天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这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食品消费在南京人居家过日子里究竟占了多少比例?换句话说,南京人有多少钱是花在一日三餐上的?据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南京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629.05元,其中食品类消费支出为2293.83元,占整个消费的40.7%。姑且与2002年全年的水平相比,这个比例下降了超过1个百分点。食品类消费中,居民在粮食、肉禽及制品方面的消费支出仅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0.7%和0.6%,与鲜菜消费支出猛升26.5%没法比,而从目前的市场物价看,粮油上涨的同时,南京的零售菜价却从10月起一直处于跌势。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南京居民在食品消费上仅比去年同期增长2.5%,低于消费总支出3.9%的增幅,一日三餐的支出在百姓生活中的地位日渐式微。统计专家还提到,短期出现的粮油价格上涨可能会对部分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造成暂时冲击,但不会影响消费全局,尚未影响到百姓日常生活。江苏省城调队日前完成一项对江苏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意向抽样调查,当问到今后1年家庭有意增加支出的消费项目,"食"排在第三位,有31.9%的家庭选择,其中只有6%的家庭表示会明显增加,而六成家庭今后食品开销将不会有变化。不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食品消费已经落后于教育消费和衣着消费,转而退居三线。 粮食局叫停家乐福低价售粮 快报讯(记者赵诚)南京市粮食局长陈聚华昨天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说,家乐福低价销售粮油,这本身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无可指责。但在操作上,以比市场低得多的价格促销,致使抢购人员众多,现场秩序难以维持,这种做法明显不妥。 据市粮食局市场管理处处长高才利介绍,前天他们就与家乐福有关管理人员联系,指出在粮食市场涨价风头上,家乐福搞优惠促销本身不大妥当。现在市场大米每500克在1.2元以上,家乐福仅卖0.8元,如此低价促销很不应该。如果出问题,粮食执法部门要查处。高处长说,本来家乐福要低价促销好几天,但接到粮食部门电话后昨天就停止了。 家乐福的“促销”值得质疑 粮油涨价成为近来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10月29日、30日,南京家乐福超市推出各一种粮油产品降价销售,“28.9元/5升”的油价、“0.8元/斤”的米价引来部分市民抢购,并且在一些不明真情的市民中造成恐慌。从家乐福行为本身来看,并没有违法“禁止哄抬物价”的法规,但一些消费者和专家学者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在当前政府力求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家乐福的做法在客观上人为加剧了市场紧张气氛。这种利用人们的追涨心理促销牟利、不顾大局的行为,丧失了一个企业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家乐福:我们是为了让大家“安心” 昨天家乐福的促销还在继续,而且也还是有人在排队。“你们是否曾经考虑过这样可能会人为增加紧张情绪呢?”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家乐福大桥店发展部的倪经理昨日表示:“搞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告诉大家粮油供应是很充足的,价格上扬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人太多了,我们也没有预料到。” 当记者提出有消费者称促销的油“只能炸东西不能炒菜”时,倪经理连称:“这次拿出来促销的是纯大豆油和新米,质量非常非常的好,‘不能炒菜’是绝对不可能的。别的超市可能都把货收起来了,并且观察市场价格的变化,不过这是否‘囤货’可就不敢说了,因为粮油比较敏感,而且贴近生活……” 对倪经理所称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粮油供应充足的”的促销理由,消费者自有自己的解释,昨日的一位姓吴的市民即来电质问:“家乐福根本就是借人们的紧张心理搞促销,否则为什么在该超市销售的几十种食用油和大米之中,只拿出其中的各一种进行促销,而且还限量销售呢?何不彻底放开供应呢?何况,该超市其他的粮油产品丝毫不比其他超市便宜。” 同行:质疑家乐福搞促销的时机 华诚超市一位副总经理对此发表看法时认为,家乐福实在利用老百姓的追涨心理,大搞降价促销。事实上,家乐福只拿出个别品种降价,而且降价幅度并不大。 与此同时,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并不会因为价格的波动而增加或减少对粮油的需求,抢购必然造成家庭粮油的积压。从商家的角度看,家乐福确实抓住了老百姓的心理,但从长远看,此举对企业的形象有损害。在谈到华诚会不会大规模降价时,这位副总经理说,他们做不到,也不可能。 经济学家:家乐福违背了道德规范 近来,政府强调最多的是禁止“哄抬物价”,家乐福的行为从直观上来看恰恰是“降价”,是否的确很“无辜”呢?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南京东方智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成志明指出,家乐福的做法不违法,但是应当从道德的角度对它进行一番评判。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国内,如今评判一个企业早已不再单纯看其赢利的多少,更侧重一个企业的道德境界。企业看上去是一个经济单位,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细胞,当然应该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否则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企业。 道德标准也是判断一个企业最终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指标。家乐福作为一个国际连锁的企业,试问它在法国也敢或者也会这么做吗?虽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家乐福同样应该以一个国际企业的风范来约束自己。从家乐福此次的行为来看,如果真的是为了平抑物价,开仓放粮那当然另当别论,但实际上单纯是为了自己的促销,客观上对百姓的紧张心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每一个企业同样不能逃避道德的约束。 快报记者郑春平夏天 低保能否跟着粮油价格一块涨? 快报讯(记者高路)对粮油涨价,他们是最敏感的人,因为粮油副食支出占了他们基本生活费相当大的部分。几分钱的风吹草动,都足以让近10万低保户寝食难安。昨天,记者走访了家住玄武区佛心桥的几家低保户,居民们普遍表示,如果价格一直这么涨下去,靠现在的最低生活保障费日子会更难过。 一星期前,50岁出头的张冬年突然在家晕到,不省人事。被救护车拉到医院后,医生说,他得了眩晕症,原因是劳累过度加营养不良。原来,为了省钱,夫妻俩一直尽量少吃菜,多吃米,少买肉,顶多炒菜时多放点油。现在粮油突然涨了价,他自从发现超市里10斤装的色拉油从32元涨到46元,他们就开始尽量不用油炒菜,改成能烧汤就用水煮。其实,老张全家三口的收入在低保户中还不算是最低的。身体好的时候,他靠骑三轮车帮人送货,每月有400快收入,妻子刚刚找到一份临时工,每月250块,加上每月一家人领取的低保金160块,全家月收入约810元。老张的孩子在西安读大学,除去每月给孩子寄400块生活费,两口子就靠每月410元过日子。 老张的爱人给记者算一笔细帐,他们家每月的固定支出为:5度水,10元;40度电,20.8元;一包煤气,57元;电话费25元;房租20元,有线电视减半后是6.5元;牙膏、卫生纸等日用品支出15元;食用油4斤18.4元;40斤大米48元;菜金160元;感冒咳嗽等小病的医疗支出20元;交通费5元;娱乐性支出0元。这样一算,老张一家生活的全部支出为405.7元,节余4.3元。当然,这还得是在保证不生什么大病的前提下。 张冬年说他仔细算过了,粮油及一些副食品的涨价,要使他们家每月多出20—30元的开支。这对一毛一毛省钱的张家,无疑是天大的事。“这两天,油条的价格都从2毛一根涨到3毛一根了,足足涨了50%,这些小贩不是跟着瞎起哄吗?我早饭再也不买油条了。”老张既生气又无奈。 另一位55岁的低保户赵怀永,家里的支出情况跟老张家差不多。这几天,他为了买到相对便宜的粮油副食,几乎骑车跑遍了附近所有的超市、市场,甚至为买到便宜1毛钱的大米,托熟人找关系。“跑一天累地要死,只为省几块钱,其实,谁愿意去超市排队凑那个热闹啊?没办法,6块钱就够我买两盒感冒药呢,省一点是一点吧。” 采访中,几家低保户问记者,如果粮油价格一直保持不变,目前南京220元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能不能提高?但目前政府部门还没有就此表态,低保户还得靠着这220元把日子撑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