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锦衣卫桥几度变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3日23:36 天津青年报 | |
蒙秀芳 锦衣卫桥最早建于17世纪的明朝,因当时闻名遐迩的“特务组织”———锦衣卫就设在该桥所在地而得名。 初建时的锦衣卫桥为木质结构,位于金钟河上(即现在金钟河大街与锦衣卫桥大街交口 为了满足交通的需要,民国时期该桥被改造成铁桥。由于河道的变迁,锦衣卫桥所跨的金钟河逐渐淤塞,河身变窄,当局又将铁桥拆除,改铺成木桥,改造之后的锦衣卫桥仍然承担着两区交通的重任。但是“七·七事变”之后不久,天津即告沦陷,日本侵略者为了巩固和加强其统治,在锦衣卫桥北的中山公园附近画地为牢,筹设兵营。为了建这座兵营,日本侵略者在当地拆墙拦路,架设电网,修筑堡垒,禁止行人通行。同时为了方便运送军用物资,日本侵略者在锦衣卫桥北的河沿马路大肆动工,修筑铁路,并监视附近行人,严禁其接近。由于锦衣卫桥妨碍了火车通行,日本侵略者将该桥桥身拆除,只留下桥基。百姓们目睹此情此景,群情激愤,却碍于侵略者的淫威而无可奈何。日本侵略者的一系列工程导致锦衣卫桥附近交通阻塞,行人只能绕道而行,极其不便。人们待到日本侵略者放松监视的时候,就悄悄地在桥东河心堆积起一个土埝,以供来来往往的百姓通行。 抗战胜利后,金钟河经过疏浚得以重新通流,人们原来搭设的临时土埝由于流水的需要也被疏通,锦衣卫桥的重修终于被提上日程。根据1948年天津市政府工务局的一份档案记载,重修后的锦衣卫桥为单孔人行便桥,桥身为木质结构,除日常行人外,该桥可以承担载重1吨。解放以后,金钟河被填平修成了现在的金钟河大街,锦衣卫桥也因失去了它的作用而被拆除。惟一还能让人们记起它的存在的,就是以原锦衣卫桥处为起点,一直向南贯通至水梯子大街附近的“锦衣卫桥大街”。现在,锦衣卫桥大街也已经不存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