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篆刻王独擎北大旗(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5日23:28 天津青年报 | |
孙家潭向记者讲述王雪民的篆刻人生 摄影 本报记者 杜建雄 明清时期,南方的篆刻代表人物层出不穷,“皖派”、“浙派”、“粤派”等声名显赫,相比之下,北方为代表的篆刻门派和篆刻大家则显得默默无闻。然而在清末民初,天津的一位篆刻家异军突起,成为当时北方篆刻的领军人物…… -本报记者黄卫 手戳,收藏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私人印章。现代的人们渐渐习惯了手写签字,对于私人印章的概念已经有些模糊,不熟悉它的人对于这种印章的讲究也无从得知了。然而在百年以前,天津的篆刻家们默默地刻画着自己的追求,如今回首望去,他们当年的努力为天津的篆刻艺术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段历史。 南盛北衰 王雪民领军北派 1904年,金石家丁仁、王福庵、叶为铭、吴隐等在杭州发起组织了一个研究金石书画的学术团体。经过10年筹备,于1913年正式成立“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公推著名篆刻家吴昌硕为首任社长。日本著名篆刻家河井仙郎、长尾甲也远涉重洋赶来入社。印社每年清明、重阳集会,成为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中心。 时至今日,无论国内国外,篆刻界人士仍然都以成为西泠印社社员而自豪。天津印社社长、西泠印社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孙家潭先生说,人们通称的篆刻,多数是指个人图章的篆刻。到明清时期,南方的篆刻代表人物层出不穷,一些沿袭至今的篆刻门派也开始出现,有文彭、何震的“皖派(也称徽派)”;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丁敬创始的“浙派”;黄士陵的“粤派”;1913年在杭州成立的西泠印社。这些著名的篆刻门派与篆刻团体均在南方,相比之下,我国近代印人南盛北衰,北方为代表的篆刻门派和篆刻大家则显得较少。不过,在清末民初时期,天津的一位篆刻家无论在篆刻功力以及对于篆刻艺术的贡献上,是当时北方篆刻的领军人物,这位篆刻家就是王雪民先生。 由于历史的久远以及当年王雪民先生的不事张扬,他的名字已经为后人所陌生。但作为天津人,如果谈到金石篆刻的艺术名家,王雪民这个名字是无论如何不能忘记的。 篆刻三王 天津王独树一帜 篆刻难,刻好更难,难在体现印人的自我。而清末民初年间,从南到北出现过一脉相承的“三王”印风,则是一件值得引人注目的印坛佳话。“三王”就是指王石经、王福庵、王雪民三人。谈到王雪民,艺术圈外的人士多数会感到陌生,但对天津著名的甲骨文收藏家、最早发现甲骨文的王襄老先生恐怕都会有所耳闻,王雪民先生就是王襄先生的六弟。 王襄先生的弟子,现居住在呼和浩特的书法家杨鲁安先生介绍说,篆刻“三王”之一的王石经(1833—1918)是山东潍县人,刻印取法古玺汉印,善于将金文、缪篆笔法灵活运用于印文上,以圆劲曲转之线,显示平实中具灵动、严整间透活泼之感。而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1880—1960),治印出入秦汉,兼融皖、浙两派之长,刀工稳健,柔内寓刚,布局舒展匀称,气韵淳朴。 王雪民先生(1883—1946)一生清贫,好古不倦,铁笔刻印,巧夺天工,倜傥不群,当年在津门独领风骚,誉为印坛高手。能够与中国著名的西泠印社创始人并列,可谓天津印人的骄傲。王襄先生博学多闻,收藏颇丰,家学的渊源使王雪民先生少年时与胞兄王襄共案切磋,潜心金石,探索印学,饱览家藏甲骨,铜器、玺印、封泥、砖瓦、钱币等大量文物。杨鲁安先生告诉记者,王雪民先生曾著有摹印之论称:“传世之古印最著者,为周秦官私玺,汉魏六朝宫私印,唐以后无足观焉。此治印学者所宜知也。然周玺之文,与钟鼎款识之文类;秦玺之文,极尽变化,殊形诡制,开印学法门。自汉迄六朝缪篆兴,摹印之学,遂集大成。”此论正与王石经,王福庵二家所宗相同,三家印风亦大体相近。当年天津著名画家,学者陆辛农先生有诗赞曰:“师古不泥具卓识,追幽探奥成婀娜。天人工巧两称绝,想见游刃如挥戈。”由此可知雪民先生篆刻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 雪民先生平生治印累计逾数千方。当年国画大师张大千、王襄以及天津书法大家华世奎、孟广慧诸公所用之印,多数为王雪民精心力作,堪称绝品。 三字印风 独创津印静雅活 篆刻艺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前辈印人的创作手法,曾经借鉴过各门姊妹艺术。王雪民先生极力搜集并充分利用所掌握丰富的金石文字资料,特别是过目并熟记家藏五千多片甲骨上的斑驳刀痕。 王雪民先生不仅以甲骨文入印,而且常用甲骨文刻边款,有的长达二十多字。甲骨文不够用时就改用金文,绝不胡乱拼凑。这是王雪民先生的一大创举,为前辈篆刻名家所没有的。这种手法,不是拟古,而是创新。杨鲁安先生介绍说。王雪民先生在给二哥王襄刻制的“簠室”、“簠室藏贞卜文”,朱文利刃切冲,白文单刀直入,凭其直觉把武丁时期贞人宾、争、韦各家的刀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已故天津书画名家李鹤年先生常用的王氏刻印,其边款多数为甲骨文,均以帝乙、帝辛之世卜辞文字出之,晶莹隽美,一丝不苟,这是在当年别家边款上看不到的奇迹。 王雪民先生钟情汉印,所治之印俱能透出稳健、纯朴、温润、雅静之韵。他仿两汉铸印模式,运浙派刀法,所刻“华世奎印”、“孟定生印”、“鹤年分隶”三方白文印,发出不同的效果,“华”印方劲,“孟”印圆融,“鹤”印浑厚。雪民先生一生治印,全凭路子正、学养深、技法精,才创出一派具备“静、雅、活”3字特色的印风。主张“既然是今人印,何必敲边学古人”,寻求历史的真实,从不作假,因而所治之印比起边缘残破的古印更加自然,真实。他的这种思想,对于后辈的天津篆刻人士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应时求变 天津篆刻新加好 作为天津仅有的两位西泠印社社员之一,孙家潭对天津目前的篆刻艺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天津的同仁应当把握好篆刻的“新”与“好”,在坚持北方特色的同时,增加篆刻的时代感。 作为王雪民的再传弟子,孙家潭在秦汉风格印的创作上,最成熟的是古玺印。他刻的甲骨文印,白文粗线条,神完气足,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孙先生解释说,其实他的风格总体上也是属于传统的篆刻风格,属于北方雄强粗犷一派。和南方灵秀阴柔的风格相比,北方流派的篆刻更遵循了秦、汉的传统刻法。总的感觉南方流派刻法的时代感要强一些。 时代在改变,如何把握篆刻的“新”与“好”可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孙家潭认为,篆刻的创新必须把握“新”与“好”,“新”是指必须要有艺术的生命力,“好”是指传统艺术的严谨性,如果两者只能选其一,则应当选“好”。因为,“好”与历史的艺术传承密切相连,具有极强的根基和持久的生命,而“新”则是对生命力是个严峻的考验。 “完美的构思,好的石材,精湛的雕刻,文学性极强的篆文加上不俗的边款,就会成为一幅好的篆刻作品。”孙家潭告诫年轻的篆刻爱好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