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一周年:中国走向更加自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9日11:45 青年参考 | |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专题 > 11月15日,是胡锦涛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周年的日子。世界媒体纷纷组织系列报道,回顾这一年的中国新政并予评论。 法新社 11月13日 胡伟 编译 今年60岁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去年11月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他显示出令人惊讶的决断能力,不仅成功地树立了领袖形象,而且帮助中国度过了一些重大的危机。 帮助胡锦涛在第一年里获得成功的是SARS疫情和中国高度集中的政治变化以及胡锦涛本人不张扬的性格。分析家说,控制SARS疫情,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胡锦涛不仅做出了快速反应,同时很果断。“成功控制住SARS,给了胡锦涛很大的信心。”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者王建伟说。分析家也认为,更多的党的干部和省一级官员,更加信服胡锦涛了。 一年来,胡锦涛机智地展现他的声望和自己的亲民形象,几乎所有的外出视察都是在贫穷地区进行的。他也开始公开政治局会议的内容和议程,废止领导人出访的迎送仪式。分析家说:“我肯定,胡锦涛有自己的理念,现在还不是展示这些理念的时候。” 不过,胡锦涛目前也面临着经济方面的困局。 最头痛的是中国目前的失业人口,以及有庞大不良资产和坏账的银行体系加上面临破产的国有企业。虽然解决这些问题存在着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的风险,但分析家认为,胡锦涛能够巩固政权,因为党内赞成他们的政策。专家说,他们的改革事实上获得了赞同,其中包括缩小国有企业规模,遵守WTO规则,扩大私人企业等等。 自从胡锦涛执政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了8%。分析家说,过去的政府注重经济结构,而胡锦涛现在更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概念。”分析家说。 胡锦涛在这一年的外交事务也取得了成果。在他执政的一年间,中国展现出更多的作为地区大国的自信。分析家认为,他避开了过去那种刺耳的模棱两可的外交辞令,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鲜明的外交立场。胡锦涛谦逊的风格完美地代表了中国新的外交风貌,促使中国小心处理各种争议,并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香港岭南大学国际政治学者保罗·哈里斯认为:“这种态度不是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的,也不是过激的。对中国来说,采取一种强硬姿态并不新鲜,但在国家利益上表现出一种坚定、适度和成熟的姿态,还是有某些不同以往的成分。” 正如前不久,布什总统说中国人民将逐步开始要求他们的自由时,中国的反应很能代表胡锦涛的特质:温和。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回应布什:“中国人民知道如何珍惜和发展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民主。” 同样地,在外国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中,中国用柔性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同情和支持。尽管中国反对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归结为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在这场争论中,他们一直坚称这样做维护了所有人的利益。 北京官方不断强调,北京的外交政策并不是在新的领导人执政后一夜之间完全改变的,而是在前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分析家认为,胡锦涛和其他新领导人的作为,巩固了江泽民在任最后一年的一些深刻转变。在江泽民不断努力改变国家外交政策的十数年间,中国幸运地拥有一个相对温和的全球和地区环境。 路透社 11月14日 执政一周年 胡锦涛站稳脚跟 黄智慧 编译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用了10年的时间来准备这个高职,他一直以谨慎、理性和能力强而著称。 执政一年来,胡锦涛采取果敢、坚决的手段经受了两次危机的考验,这使很多批评家吃惊。分析家认为,胡锦涛通过两次重大的事件——SARS病毒的暴发和1989年以来香港规模最大的游行显示了强硬的一面,并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树立了代表人民利益的形象。 “胡锦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地位更加巩固。”中国的一位政治学者说,“改革有两个先决条件——共产党为执政党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胡锦涛促使党的核心成员组成的政治局更加透明化,力推政治、新闻改革和法制建设以帮助遏制腐败,使官员更多地承担责任。 胡锦涛采取每天公开播报SARS流行病疫情况的决定,促使中国在随后的潜艇意外事件中空前主动地公开相关信息,为持续透明化和进一步改革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胡锦涛组织政治局学习宪法,推动法制建设,还取消了固定的中国领导人出访迎来送往的礼节。 在外交政策上,今年年初,中国曾因在解决朝核危机上做得不够而遭到外界的批评。现在它打破了过去的传统风格,促使平壤回到谈判桌上来,并因此而获得了国际赞誉。 虽然中国一直认为陈水扁采取的竞选策略是煽动台独,但到目前为止,胡锦涛较少地表现出对台湾的敌对情绪。“胡锦涛在战略上坚持台湾统一,但在战术上有了变化。”有评论家说。 胡锦涛主动与抗战SARS的医生、护士握手;在严寒的冬天和内蒙古牧民在一起;在一次公务旅行中两天伙食共花了不到30元人民币……这些举动,使他进一步树立了亲民形象。 在SARS期间,胡锦涛果断地撤销了隐瞒实情的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职务。像治理SARS一样,胡锦涛也严厉打击腐败,并且颇有成效。 法新社 10月28日 一次伟大的胜利的出访 胡伟 编译 胡锦涛访问了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一些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这被中国看作是一次“伟大的胜利”。陪伴胡锦涛出访的外长李肇星将此次访问描述为“成果丰硕的彻底成功”。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力争恢复因为受到人权、宗教和政治自由等方面的责难而受损的国际形象,因此,此次出访在澳大利亚这样的西方国家所造成的印象是尤为重要的。中国的官员们在有意识地努力展示中国新领导人更加人性化的一面。 胡锦涛在6月份曾访问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之后又参加了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G8会议,但最近的这次访问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外交活动。 在访澳期间,胡锦涛在澳大利亚议会发表了演说,从而成为过去100多年中在澳议会中发表演说的第一位亚洲国家的领导人。 胡锦涛在澳议会的演说着眼于长期的贸易关系。他表示随着中澳两国的贸易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中国愿意成为澳大利亚的长期经济合作伙伴。他还说,中国的高速增长和澳大利亚的丰富资源正好形成了很好的经济互补。 澳大利亚外长唐纳在胡锦涛完成对澳大利亚为期4天的访问后称,胡不会成为中国版的戈尔巴乔夫。他相信中国自胡锦涛而下的领导群体更倾向于一种渐进式的民主化道路,而不是戈尔巴乔夫式的激进改革。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在前苏联所进行的激进改革导致了前苏联和东欧地区共产党政权的垮台。唐纳在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上宣称:“我认为胡并不认同戈尔巴乔夫所领导的民主化道路。胡认为民主化不能放在经济改革之前进行。在更大程度的民主化之前,中国需要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唐纳称,尽管中国的乡镇以下已经开始了“草根层”的民主化,但是基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考虑,中共仍然牢牢地控制着局面。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