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9日23:42 天津青年报 | |
相关专题:<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精研学术的王襄-刘镪 王襄,生于1876年,卒于1965年,天津人,字纶阁,初号符斋,因获王懿荣所藏“中作白旅簠”而号簠室。家世业儒,科第联翩。7岁入塾,18至22岁从王仁安、李桐庵两师学举业,23岁补县学生,1906—1910年就读于清廷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矿科,毕业后奖给举人,授知县,1911年分发河南候补,值辛亥革命返津。后长期在长芦及闽、粤、川、鄂、浙等 王襄博通金石考古之学,举凡吉金、碑碣、陶器、汉简、印玺、古币等,无不深入研究,写成专著。尤精研甲骨,是中国甲骨文最早的发现者和研究者之一,著有《簠室殷契类纂》、《簠室殷契征文》、《簠室题跋》等,在甲骨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收有“王襄”词条,郭沫若曾为其题写墓碑“殷墟文字研究专家王襄同志墓”。王襄的书法创作以篆书为多。 在前人能写大篆者中他最服膺清代吴大澂,认为大篆应该从青铜彝器上的铭文去寻根讨源,“三古金铸之文,用柔毫写之,易流于剥泐一派。吴愙斋(吴大澂)悟范母之铭是由漆书,非出描摹造作,乃尽变时流所习,自成家法。”由于学养深厚,所见所藏及描摹、临习三代吉金、陶器、玺印等铭文拓本甚多,尤其推崇方笔的《大盂鼎》,其所作大篆笔墨酣畅,结构多变,苍秀朴茂,神味隽永。 小篆自秦代李斯以下都写得比较圆阔,而王襄则以大篆之法写小篆,上承三代金文,不染秦以后习气,取法极高,拙中见巧,返璞归真。大悲禅院的“古刹大悲禅院”六字篆书,字大超过一尺,气势磅礴,体态厚重,即出自王的手笔。王襄于行、楷书认为“中唐以后之碑,笔法多无变化,千碑一致,不足尽古人之妙。则专六朝人之碑,字之好丑有独到处”,“北齐书法,上继晋魏,下启隋唐,特具一种神韵,无拙滞纤弱之病”,“古之摩崖、碑、题名、造像记,……笔意恣肆,纯以性灵胜,有不可意度之妙”,主张不为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所囿,尤其推崇魏齐墓志、造像和六朝、唐人写经,所以其行、楷书颇多六朝气息,笔致生动,神韵飘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