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把领导责任变成法定责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2日17:02 新京报 | |
作者:杨小君 中共四川省委近日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党政领导干部在九种情况下必须引咎辞职的责任制度。这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治国先治官和治官必治严精神的具体体现,值得称赞。 大到国家小到省、县、乡的治理,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核心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当中,首要的是干部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管理问题。毛泽东说过,正确的路线决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所以,干部队伍的管理是治理国家和地方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干部管理中,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则更是重中之重。治国必须先治官,“治民”也必须先治官,而治官必须要严,不能轻官重民或在治官问题上务虚不务实。《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好就好在它把治官尤其是治领导干部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规定了一套办法,形成了一套制度,使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 在治官问题上,有些地方和部门说得多动得少,即使是有所动作也是轻描淡写或忽略不计。其实,领导干部有比老百姓和一般干部有更大的权力、地位、作用,对于这些位高权大的领导干部,必须用更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必须有动“真格”的责任制度来管束,否则就难以达到管理有效的目的。《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好就好在它领导干部管理制度上动了真格、务实了,规定了九种失职、失误等情况下辞职的责任后果,不再搞“下不为例”。 在我们的干部管理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领导干部好像只有违法犯罪了才会失去领导职务,如果不是违法犯罪,即便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失职给党和国家造成大的损失,给人民利益带来损失,也不会罢免官职。于是乎,官照样当,权照样用,错误照样犯。只有到了“东窗事发”、触犯刑律的时候,人们才来总结教训。这样的干部管理制度和做法,没有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无形中放纵了管理和责任,也贻害了干部。《党政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好就好在它规定了那种过去被认为是罢不了官的“小错误”也要被罢官。例如,规定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或领导班子届末考察中民主测评结果“不称职”票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认定确属不称职的,就要引咎辞职;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群众反映强烈,经组织查实认定不宜再担任领导职务的,要引咎辞职;做出严重违反社会公德或其他与领导干部身份不相符合的行为,在群众中产生恶劣影响的,也要引咎辞职。这三条规定都强调了群众的反映和影响,使得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仅要对上负责,也要对下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为人民群众服务。这种严格的责任制度,比起那些只是讲大道理和说教的做法,无疑是更有效和更真实的。 领导,就是一个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就是这个地方和部门的权力中心,当然也应当成为责任的中心。长期以来,有些地方和部门已经淡忘了这一点,只讲权力,讲地位,讲待遇,而不讲责任。一旦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问题等,只是处理具体办事的工作人员,领导干部好像与此无关似的。这种权力与义务及责任不对称的做法,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实事求是的责任观。领导干部有领导干部的地位和作用及权力,同样也应当有领导干部的责任,这就是《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领导责任。作为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对所领导的部门和地方的工作负全面的责任,如果这个部门或地方出现了严重的违法、失误,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等,要承担责任的不仅仅是直接责任人员,还应当有领导干部来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把领导责任作为一种法定责任形式规定下来,是干部管理制度的一个进步,也是符合从严治官原则的。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