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考--北阁、南阁、铃铛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7日22:20 天津青年报 | |
北阁、南阁、铃铛阁 天津地名中“阁”不读gě,而读为gǎo的还有红桥区的北阁、南阁和铃铛阁。 红桥地名有“南北二阁”。北阁位于红桥区东南部,在西南城角以北,小伙巷北端,因此地原有一座过街的观音阁而得名。与“北阁”相对的是“南阁”,旧址位于红桥区南部 说到“南阁”,历史上还发生过一个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故事。清咸丰八年五月上旬至中旬,奉命赴津议和的大学士桂良等代表清廷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使者,在天津海光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但天津民众对侵略者的仇恨却毫未减退。“五月三十日,一群沙俄水兵窜至西北城角南阁一带骚扰,当地居民800余人手执刀枪器械严阵以待,沙俄水兵被吓得狼狈离去。”(《天津大辞典》793页) 铃铛阁位于红桥区南部,在西北城角,铃铛阁大街东端南侧,其原址现为铃铛阁中学。铃铛阁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是稽古寺的藏经阁。主体建筑两层,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庄严古朴。阁楼顶部屋脊房椽顶端系挂铜铃百余个,清风吹拂,铃声悦耳,距离阁楼二三里的人们都可聆听。天津民间流传俗语:“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gǎo)。”在普通市民的口语中,“铃铛阁”大有名气,而“藏经阁”这个正式名称却无人知晓了,民俗甚至把稽古寺及其藏经阁一律统称“铃铛阁”了。清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知府在稽古寺内设立稽古书院。光绪二十年,附近木料场失火,殃及铃铛阁,建筑及藏书遭焚毁。光绪二十七年,在铃铛阁旧址创建了天津最早的官立中学———普通中学堂,其沿革为今天津三中,现址为铃铛阁中学。 铃铛阁早已焚毁了100多年,但这个名字却长久流传下去,因为由它派生出诸如铃铛阁大街、铃铛阁北胡同、铃铛阁大胡同、铃铛阁西胡同、铃铛阁中学、铃铛阁小学、铃铛阁街道办事处等一系列地名。另外,在红桥区南部如意庵大街和小西关大街之间,原有一条阁(gǎo)外大街,这个“阁”是指供奉观音的过街楼阁。这条街约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995年拆除,建成芥园道。谭汝为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