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经济信息联播》:南北两路《东北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8日18:39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 |
行程线路图 11月27日,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联合东北17家电视台,隆重推出大型特别报道《东北行》,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各合作电视台同步播出,为期一个月。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的工业摇篮,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东北老工业基地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今天,党的16届3中全会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再次把白山黑水的大东北推到了我们面前。东北的振兴之路在哪里? 《经济信息联播》记者将兵分南北两路,驱车数千里,与伊春、绥芬河、鸡西、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四平、大连、鞍山、锦州、抚顺、沈阳、吉林、长春等10多个城市的电视台会合,联合对老工业基地进行采访,并将对东北三省省长和14个工业城市的市长进行专访。《东北行》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政府职能转变”、“城市转型”、“对外开放”、“老城区改造”、“社会保障及下岗再就业”七个主题,把镜头伸向东北老百姓中间,多角度、多视点全面展示新东北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的思考和行动。 南路记者首先到达港口城市大连,在风格比较粗犷的东北城市中,大连似乎多一些轻柔温馨的色彩,此次东北之行,记者将会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大东北国际航运中心的海港新姿。告别大连之后,记者将一路北上,经过钢铁之都鞍山、海滨城市锦州,到达省会城市沈阳,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沈阳仍到处是高高的烟囱,连片的厂房,而这次记者带我们看的将是软件业在沈阳的崛起,以及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后,职工生活的新变化。结束沈阳的采访,记者将经过抚顺,到达吉林省四平市。四平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粮食资源得天独厚,素有“黄金玉米带”之称,在那里,大家将看到中国最大的粮仓。而南线记者的最后一站将是汽车城——长春。 黑龙江东北部的伊春是北路记者的第一站,伊春地处小兴安岭,有“林都”之称,多年来伊春可以说是伐木工人的天堂,但今天为了保护日渐稀少的森林资源,几十万林业工人不得不放下曾经赖以生存的锯头。随着记者的镜头,我们会走近那些高大憨厚的伐木工,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变迁。走过工业重镇齐齐哈尔,石油城市大庆是记者不得不驻足停留的一站,说起大庆,人们往往想到大庆源源不断喷涌而出的乌黑的原油,而今天大庆的名字已经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大庆的油采完了怎么办,大庆的明天在哪里,这将是我们报道最为关注的焦点。告别大庆,记者将继续在风雪中行进,经过冰城哈尔滨、煤城鸡西,来到充满异国风情的边境城镇绥芬河,据说,在绥芬河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说上几句的俄语,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已经融入到这个城市的生活之中。 东北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东北的困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86年,沈阳防暴器械厂破产。这是中国第一家破产的公有制企业。沈阳防暴器械厂的破产成为全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信号。但是,这一信号留给东北的是,随后20年,不断有国有企业破产,不断有职工下岗。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珠江三角洲的迅速崛起,上海的国企告急,东北的国企告急,全国众多的大型企业相继发生巨额亏损,由于东北的情况最为典型,“东北现象”成为全国国有企业困境的代名词;但不久上海宣布浦东开发,走出低谷并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 伴随国企亏损的同时,东北的主要资源也开始面临枯竭。1998年,大庆油田开始减产,目前每打出10吨油,就有9吨是水,大庆面临无油可采的困境。同年,全国最大的林场——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林场,由于开采过度,宣布封山。巨额的木材收入不再源源不断地流入,30多万伐木工人谋生困难。2001年,曾经拥有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阜新,一个月内就有4家大型煤矿宣布批产,目前全市留下13个巨型地沉陷区。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玉米、大豆产量全国第一。但在中国加入世贸一年后的2002年,这些主要的农产品出现严重积压,东北的整个经济面临最后的考验,“新东北现象”再次引起中央关注。 开革开放20多年,东北三省的的GDP在全国的版图中迅速滑落,20年前,东北三省的GDP相当于广东的三倍,现在,东北三个省加起来还不及广东一个省。东北经济走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 张卓元:振兴东北关键在于体制创新 怎样才能让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现青春?一些经济专家就此纷纷献计献策。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参与了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草案的起草工作,他认为要振兴东北,在体制上应该有新的思路。 张卓元认为,东北三省的潜力很大,不但是它的物质基础很好,而且它那里的人才包括技术人才、熟练工人也非常多,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他们组织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这些潜能。一旦这些潜能发挥出来,那对整个不光是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很好的作用。 当记者问专家们在起草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草案,在探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课题时认为哪些问题比较重要时,张卓元说,东北更多的还是要通过改革,体制上为振兴提供体制上的保证,包括扩大开放。这个问题解决以后,项目问题资金问题都好办,软环境好了,人家愿意来投资。 张卓元还给东北地区的省长们提出了建议,认为振兴东北更重要的是要靠改革,主要是要把东北潜在的能力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搞好政府改革,包括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最近有些地方,包括国内民间资本、外资逐渐往东北投入了。这表明只要软环境好了以后,资金、项目问题都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洪虎:汽车工作将成为振兴吉林的突破口 抓好体制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东北三省各级政府最关心的事。吉林省省长洪虎在接受经济频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汽车工业将成为振兴吉林的突破口。当问及吉林省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时,他说,一是人才的匮乏,二是思想观念的落后。 洪虎说,这次振兴老工业基地主要任务是解决体制性矛盾,体制矛盾主要靠改革,但我们从干部到群众思想意识都不适应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坚持自立更生为主,那就更需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洪虎还首次向媒体表示,吉林的兴衰将和一汽紧密相连,吉林将举全省之力,支持一汽的发展。 对于中央给予吉林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洪虎认为,是对过去改革成本的补偿,最重要的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劳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央的政策支持是一种引导作用,是为改革创造一种环境条件,所以它主要是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企业历史上形成的负担,支持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投入方面,这些方面都与振兴直接相关。我们讲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积极争取国家在这方面向吉林的投入。但是这些只是为我们创造一个条件,更重要的还是坚持自力更生,还是要发挥我们自己的作用,还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吸引社会投资。 据统计,吉林省的GDP总量在东三省中是最低的,对此洪虎认为。吉林经济总量的升位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追求的更注重的是人均GDP的提高。从1998年到现在的5年,总量只升了一位,从19位升到18位,但人均GDP从15位升到13位。 民营经济:振兴东北的生力军 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在面临的最大障碍是长久形成的计划经济观念。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扩大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的比重,以此促进东北国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的转变,意义重大。国内很多民营企业家对在东北寻找商机已经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多年以来,东北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比重占有绝对优势,而私营经济的比例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微乎其微。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的总资本金已达到3.33万亿元,但东北三省只占不到百分之一,其中,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民营企业只有30家,而浙江一个省就达160个。对此,大多数民营企业家认为,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东北振兴的重要一环。 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认为,东北临海又临边,什么条件都具备了,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把众多的国有企业一个一个的让民营经济进来,让外资进来,成为让民营经济或外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样,有了资金,有了好的体制、机制,有了好的技术项目,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按照这个办法走的话,那民营经济就可能是东北振兴的主力军了。” 新疆德隆集团早在1997年就成为东北一家国有企业沈阳合金的第一大股东,在六年的时间里,沈阳合金的总资产增长了10倍,现在,尝到甜头的德隆集团又瞄准了东北的农业和旅游产业,在德隆集团掌门人唐万里的眼里,东北人并不缺乏经商的素质,只要机制合理,东北的经济振兴并不难。德隆集团董事长唐万里说,如果东北企业在机制上狠下工夫,该甩的彻底甩掉,该投入的就狠狠投入,这样把结构调整和机制结合起来的话,东北振兴很有希望。 日本企业看好东北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给国外商家提供了巨大商机。上海和华南地区每年要从国外进口价值700亿美元的轻工设备,如果东北的外资企业能生产这些机器设备,就是一笔诱人的大买卖。一些熟悉东北的日本商家认为,振兴东北一定要利用好重工业的优势。 江原规由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所长,在中国呆了20多年的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东北通”。他从1993年开始了长期在东北的工作。4年前,江原规由出版了一本名为《走遍中国东北》的书,书中介绍了中国东北三省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投资环境。为此,江原规由几乎走遍了东三省的每一个城市。在他看来,东北最大的优势就是深厚的重工业基础,利用好这个优势,东北的振兴就很有希望。 江原规由说,日本重工业的发展几乎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的,但东北拥有非常好的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加速发展。同时,中国其他地方的发展也给东北创造了机会。 江原规由说,在中国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后,不断地有日本企业在积极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联系,希望到中国东北来看一看,了解东北的投资环境。日本企业一直关注大连地区,大连的日本企业也非常多。日本企业今后会逐渐从大连地区转移到沈阳、长春、哈尔滨,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同时,关注东北的外国企业不只是日本,其它外国企业也非常关心。这样可能会跟日本企业之间产生一定的竞争和补充,这个过程也会促进东北地区的发展。 相关专题:中央拟将振兴东北列为国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