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戏园 听戏品茶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0日22:57 天津青年报 | |
老天津就是个大戏园子,数不清的各路名角都在天津亮过相,谭鑫培、孙菊仙、杨小楼……天津这方宝地,戏园子的日子从来都是两个字———红火。 本报记者沈沂 土堆石块草台班 旧时的天津,是没有正式戏园子的,天津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甄光俊告诉记者,天津的戏曲演出场所,是伴随着人们的宗教活动出现的。 当天津还是个小县镇时(设卫之前),按照民间习俗,每年旧历的二月初二(龙抬头)、三月初三(蟠桃会)、四月初一(城隍会)、七月十五(盂兰会)、十月初一(送寒衣)等日,四乡八镇的人们都聚拢在一些小庙周围或选一空旷处集合“祈天”、“请神”,同时进行戏曲演出。人们利用自然地形,用土堆、石块堆砌成6平方米左右的土台(也称“草台”),演员在露天土台上大显身手。这种演出场地虽然简陋,但它非常适合搬运工、车夫、船工、小贩等下层市民的需要,因此成为天津最早的演出场所。估计“草台班子”这样的说法就是从那个年头儿来的。 而最早的戏台,也不是在戏园子里露脸的,而是在天津的各个寺庙中出现的。天后宫、药王庙、城隍庙、夫子庙和蓟县盘山上的天成寺等庙宇建筑,都附设正式的戏台。这些戏台都为木结构楼台式建筑,舞台为伸出式,三面敞开,前后台相连,前台两侧各有一小门,台前左右各有一台柱,均有抱柱对联。 喝茶看戏茶馆兴 天津日渐繁华的日子里,娱乐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娱乐项目也有了它们绝佳的存在场所。清代中叶,天津已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商业繁荣,人口陡增,为开创小型娱乐场所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天津出现了称为“茶园”的营业性演出场所。 晚清的茶馆收费特别公道,当时天津茶馆每杯茶六文钱,客人如果多要一包茶叶,则再加六文,一般百姓也消费得起,所以生意才如此兴隆。茶馆的茶资太便宜了,老板们当然不能指望卖茶赚钱,所以凡茶馆必有艺人表演,茶客们若要听书赏戏,每个座位加收几文或十几文钱,是那时茶馆通行的经营之道。天津的茶馆里更是热闹,评书、相声、时新小曲、大鼓书词都很有卖点。 晚清茶馆里的表演本来没什么侧重,各地随茶客口味不同略有差异而已。但到后来,戏曲成了茶园舞台上的主角。尤其在1870年后,市内主要道路的铺设以及京津两地梨园界优秀人才的大量涌现,促进了天津早期茶园的发展。这时的观众已多将喝茶为主、听戏为辅的习惯逐渐改为以听戏为主、喝茶为辅。 三面敞开演绝技 茶园的舞台为伸出式三面敞开的方台,台基前部有四根角柱或四根明柱,与后柱一起支撑木制的天花板,有些台板下还埋有大瓮,天花板和大瓮是为声音共鸣用的。戏台朝向观众的三面设雕花矮栏杆,柱头雕莲花或狮头造型。台前设的矮栏杆,和在台的上方还安装着铁栏杆以备演武戏时使用。当年武丑张黑演《杨否武三盗九龙杯》、《连环套盗双钩》等戏时,从后台一出来,就很轻巧地腾空水上铁栏杆,在上面表演各种偷盗的动作,以示有蹿房越脊的功夫。这种武功,今天已绝迹于舞台了。在顶棚当中有一块八角形天井,在演《南天门》走雪山一场时(下雪的戏),从天井往下撒白纸屑,表示下雪的景象。 茶园观众座位按区域和舒适程度分数等,按等收费。早年的戏院,一般的都有楼上楼下,茶园里最好的位置是包厢,设在左右楼上靠近戏台的地方,配有矮桌带坐褥的椅子、高凳。每座之间用屏风隔开。较包厢次一等的座位是散座,设在楼下两边的楼廊内,有桌椅。其后靠墙处还有高座。楼下的中间地方叫“池子”,池座是最普通的位子,前面没有方桌,戏台与楼廊的空地,摆有许多条桌,供百姓看戏用。伸出式戏台的两侧空地,叫“廊子”,座位斜向排列,票价更便宜,女座便设在这里。铁杆票友忙客串 天津的票友们名声在外,民国初年,这里聚集了许多清廷的遗老遗少、下野的军阀官僚、走红的豪商买办、政府要员的三姑六姨也喜欢到这里度假小住,这使天津成了著名的消费娱乐城市。 天津的铁杆戏迷有闲又有钱,作票友再合适不过,所以民初的天津票房、票友盛极一时。他们舍得花钱,专门聘请科班出身的演员做“家教”学戏,喊嗓练功、排演聚会,终日忙碌,俨然一群科班中人。每次有名角到天津演出,有钱的票友们都要大摆宴席迎来送往;偶尔登台客串,不仅演出的行头考究精美,还要自掏腰包买许多票送给亲友,演出结束后不拿戏份儿,反要备许多“红包”送给后台服务人员,叫做“好者为乐,花钱买脸”。据记载,天津名票杨慕兰———大资本家周学熙的四少奶奶登台演出时,连剧场周围的巡捕、手枪队都拿到红包,派头大得让人咂舌!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