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熊德明该不该当选年度经济人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2日13:27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谭新鹏 日前,因为向温家宝总理说“实话”而拿到拖欠款,引发全社会关注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重庆市云阳县农妇熊德明,被提名为中央电视台年度“中国经济人物”候选人之一,与她并列入选的,则有中国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首富丁磊和彩电业巨头李东生等。一时间媒体争鸣四起,有的说熊德明代表了农民工的利益,她的一句实话让很多农民工受益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熊德明成为候选人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她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但维护农民工利益要靠合理的制度,不可能完全依赖中央领导的关怀,所以媒体应该更多地宣传制度建设,而不是宣传期待总理重视。有幸得到总理关注的毕竟是少数。 熊德明成为候选人,只是一种符号式的意义,背后突出的是中央领导,与其说是经济事件,不如用政治标准来衡量。当然中央领导关注农民工,说明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重视,但事实上,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政府早就应该做的事,应该做而没有做,才出现了熊德明。所以具有价值的与其说是熊德明,倒不如说是事件本身。 我不否认由熊德明成为候选人这件事反映出观念上的进步,毕竟百姓利益无小事,平民百姓也能起到改变某些经济现状的作用,熊德明当选未尝不可,但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网友李先生:虽然熊德明拥有或管理的资产不如其他候选人多,但由她一句实话引发的影响力,却丝毫不比他们差。这就是她的价值所在。 丁磊式的人物成为候选人,靠的是个人魅力,熊谈不上个人魅力,如果没有总理考察路过,没有媒体关注,她即使站在村口喊上一万遍“还我工钱”也没用。熊德明本人对经济的影响也许不像其他候选人那样直接,她的行为甚至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她的确影响了很多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从这一点看,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公务员成彪:作为乡镇工作人员,农民的儿子,离农民最近的一分子,我并不愿投这位幸运的“身边人”一票———我不希望熊德明成为本年度“中国经济人物”! 不投熊德明的票,是因为这种评选是对事件性质的误判。单纯把欠薪问题界定为两个经济关系人之间的钱来钱去,这是经济问题,而熊德明让那么多民工保全了经济利益,她作为“中国经济人物”候选人无可挑剔。 然而,在声势浩大的“清欠”过程中,暴露出缺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问题,已超越了经济问题的范畴,也超出了经济法规规范和调整的能力,演变成一个典型的法治问题。以北京市政府实行的严重拖欠民工工资的企业将被一票否决、驱出北京建筑市场这个“清欠”措施为例,就缺乏把规范用工与建筑资质挂钩、建筑资质可以异地核销等法规的支持,也只能移祸江东罢了。 熊德明那句“实话”的最大价值不在让谁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钱,而在于推动了整个社会对劳务市场秩序的重新规范。把熊德明选为“中国经济人物”,是对她行为价值的低估,我不同意。 评选年度“中国经济人物”,既是对中国经济作出重大贡献人物的褒奖,也是剖解他们身上具有规律性的经济“元素”,为以后的经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熊德明的贡献,经济“含量”不高,且充满偶然性和机遇性。这种贡献不便学习和效仿,因而无法寄予更多的期许。 从感情上讲,我希望熊德明当选,给农民兄弟长脸;但从理智角度,我不愿投熊德明一票。 ●央视(2003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节目组石世仑):首先,候选人不是由我们选出的,我们只是顺应了大家的挑选,反馈的选票中有很多人提名熊德明。推荐熊德明的理由也各式各样,但有一个共性,这就是他们都看到了熊德明背后的农民工群体,由这些农民工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包容着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往往是和社会问题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对候选人的评选有三个标准,即影响力、前瞻性和创造性,这些标准都不是量化的,更大程度上带有感性认识。熊德明的影响有多大?从今天中央六部委联合发文,对清理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中就能看出来。 熊德明和总理见面的确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她引发了一个契机,让很多人因此受益,所以熊德明如果获奖,可能会是社会公益奖。再者,这次从媒体的反映看,熊德明是受关注度最高的一个,这也吻合媒体的价值取向。 这里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应当怎么理解经济人物?到底是从财经角度,还是从大经济的角度来认识它?我觉得应该是后者。比如说龙永图,他本身既不是老板,也不是学者,但他对经济的影响,显然不比哪个老板差。同样,熊德明虽然不是能在经济领域呼风唤雨的那类人物,但她引发的经济价值,也不能用老板创造出多少销售额来衡量。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