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城市污水治理政策如何制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5日14:48 中国经济时报 | |
作者:沈光范 水环境保护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防治污染三者平行的原则,把水质和水量统一考虑。水是维系着经济和生态系统的最关键要素。水是有限的,枯竭后无法替代。有限的水源竞争及传统的用水和解决水污染方法,出现了新的经济学和费用问题,寻求新的管水战略已十分必要。 管水战略和治水重点 所谓新的管水战略就是,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向节水型经济的战略转移,即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 具体措施包括,发展素质好、产值高、用水少的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应适应水资源条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发展用水少的作物;工农业产品用水定额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供需管理受市场调节,把低产值用水分配到高产值用水;提高水价和排污收费标准;普及先进的节水设备并有具体的奖惩办法;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实行污水资源化,分质供水。 管水战略的基本思想应是,减少新鲜水的取用量,防治水枯竭;缩小给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从而减少工程费用;减少进入自然环境的污水量和污染物量,减轻对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饮用水源是城市的命脉,是治水的重点,也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首要目标。如上海、深圳等地对水源的微污染进行治理,已经证明水源一定要严加保护。 消除城市中各水系的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是治水的第二个重点。所以,敷设截污管道和建设污水处理厂十分必要。 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大批小城镇的建设,乡镇企业的污染,也是一定经济水平时期内的产物,这将会使我国水污染控制从少数点源发展到多点源及面源污染。 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规模 对一个城市来说,需要根据经过修编和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其排水工程规划,分期分批地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要根据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污水处理率,分期实施,逐步到位。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区管渠改造、污水收集、输送包括泵站、污水处理、排放和回用以及污泥处置等问题。在河网城市,还需考虑上游、下游和水体自净问题。 除了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要服从规划外,目前许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存在偏大的问题。合理的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直接涉及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和费用有效性。 不少城市由于市区污水管道未形成系统,缺乏长期积累的污水水质水量资料,一般采取按规划面积、人口和工业发展的预测来推导用水量和污水量,并提出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公建、商业污水量各占的比例,其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提出的设计污水量往往偏大。 实际上,按规划计算的污水量和根据需要与可能进行处理的污水量,是不同的,设计的污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水管网普及率和实际可能收集到的近、远期污水量,并分期建设污水处理厂。要充分认识城区内管网改造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首先要对现有实测的水质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工业废水正在限期达标排放和管渠内地下水的渗入量。现在设计的污水水质偏高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对雨、污合流的老城区排水系统,需科学地确定污水管道的截流倍数干管和支管可采用不同的截流倍数。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要通盘考虑,留余地过大,既增加投资亦会使设施设备闲置或低效运行。 近期对福州、秦皇岛、包头、杭州的污水厂进行典型调查发现,由于这几个污水厂前期准备工作做得较充分,加之专家们对《可研报告》的认真审查,现在看来,原先的评估意见是合理的、正确的。加强工程的前期评估咨询和认真审查,是控制建设投资的关键。 重视污泥处理和处置 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水厂的污泥产生量将有较大的增长,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对污水厂的处理和处置,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是指处理污水中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不进行处理任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厂通常把污泥的稳定和脱水一般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70—80%,便于贮运,称作污泥的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填埋、堆肥、干化和加热处理及最终利用,称作污泥的处置。 国家对污水厂的污泥稳定和农田利用有明确要求,如脱水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农用标准,就要考虑卫生填埋和污泥干化焚烧技术。 但由于污泥厌氧消化和沼气利用装置费用高,约占污水厂投资和运行费的30%,处理工艺复杂,且大多需进口技术和设备,故国内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特别是10万m3/日规模以下的污水厂只对污水厂的污泥脱水后外运,未对污泥进行稳定处理,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从这点出发,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厂时,要把工业污染源控制、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污泥处理和处置,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几个污水厂的污泥,亦可合建一个污泥处置和处置场,采用多种途径来解决污泥问题。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