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租用哈萨克斯坦土地 获准耕种7000公顷农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4日10:41 青年参考 | |
本报驻中亚特约记者/关剑 不久前,中哈双方相关部门达成协定,中方将租用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县区的一片10.5万亩(即7000公顷)的农田,租期从2004年春季开始,共租用10年。此前,记者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局获悉,伊犁州2004年将组织本地农民赴哈萨克斯坦耕田种地。 互利互惠:一边土地荒芜,一边耕地不足 今年11月10至20日,应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县县长之邀,新疆伊犁州农业考察团一行6人对该县进行考察。双方就合作开发该县10.5万亩耕地达成初步意向,并在该县成立了中哈合资、中方投资商为法人代表的“阿拉湖—伊犁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与阿拉湖县政府签订了10.5万亩耕地的租赁合同。双方商定,伊犁州明年初将组织百余名投资商、农机手、种田能手赴该县开展土地平整、渠系维修、种植管理等工作,争取在3年内完成10.5万亩耕地的全面开发。初步估算,在该租赁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伊犁州可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县输出3000余名劳务人员。 考察团团长、伊犁州农业局副局长苏里堂·多斯木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合同的签订对双方都有利,“阿拉湖县距阿拉山口170公里,交通便利。阿拉湖县种植条件优越,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的大片土地处于荒芜状态;而与阿拉湖为邻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170万的农村劳动力,可只有近27万公顷的可耕地,存在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伊犁赴哈农民将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大豆和小麦。” 苏里堂·多斯木汗还透露:“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县,‘阿拉湖—伊犁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除了搞农业开发,还将组织这些农村劳动力投身于当地的养殖、建筑和旅游业。” 入世新战略:从“出口农产品”到“出口农民” 中国拥有9亿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针对我国入世后“出口农业”遇到的严重问题,早有专家建议,中国应采取“曲线救农”新措施,改“出口农产品”的老套路为“出口农民”的新战略。在周边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使得当地人不愿意去“下地干农活”,而那些表面荒芜实质肥沃的大片土地,正是勤劳、智慧、不怕吃苦的众多中国人开垦跨国农场、大显身手的好地方。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当地人已把中国农民在中亚各国种地的故事视为传奇——中国人种的麦子亩产要比当地平均产量高出几倍。 据中国媒体报道,新疆呼图壁县石梯子乡东沟村6组的村民卡米拉和丈夫木乎塔尔·别克早在2003年2月1日共同踏上了去哈萨克斯坦打工的征途。在哈萨克斯坦两个月的打工生涯中,她和丈夫的纯收入已近1万元。 卡米拉所在的乡有80多人去哈萨克斯坦打工,每人的年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牧民外出打工的热情。 另据了解,今年4月,呼图壁县县委书记称,今年全县已有100多名农牧民到哈萨克斯坦进行劳务创收。 哈政府:一面欢迎,一面加强管理 哈萨克斯坦曾是前苏联最大的粮仓和农牧产品供应基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政府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大型的、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农工综合体。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农工综合体已分解为成千上万个小型的私有制农产品生产场。现在哈萨克斯坦95%的土地归私人所有,在农业领域完全实行了私有化。1990年前,哈萨克斯坦的农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25%,而1997年的农业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占的比率降至11%。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地理毗邻,口岸相通,人文相近,经济互补性强,历史上人民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这些都是中哈两国开展和扩大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 近日,哈萨克斯坦经济问题专家纳姆斯别科夫在《分析》杂志上撰文指出,哈萨克斯坦在中国对中亚地区的经济政策中具有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哈两国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市场经济改革进展顺利,使两国贸易稳步发展,经贸关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为发展经济,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随着外资的输入,外籍人员来哈就业数量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形势本已十分严峻的哈劳动力市场。哈萨克斯坦对于来哈工作的外籍管理人员、专家、劳务人员实行劳务许可证制度。为了吸引外资,哈政府逐步放宽对外籍人员在哈就业的限制,同时又不断加强管理。 哈萨克斯坦对使用外国劳动力执行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定,每年制定外籍劳务(包括一般劳务、技术管理人员、常驻商务代表和个体商人等所有在哈经营从业人员)输入限额。2002年哈输入外籍劳务限额为本国有劳动能力人口的0.14%,共约9800人。 声明:本稿为《青年参考》提供给新浪网的独家报道,未经《青年参考》及新浪网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