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不能让暴力因子滋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9日09:12 信息时报 | |
作者:朱四倍 最近,郑州出现了一则“发泄公司”的小广告:“本公司可以提供大量和你仇恨的人非常像的发泄对象,可以骂他,甚至侮辱他,打他。”就笔者所知道的信息来看,这是继“人体沙包”、“卖屁股”之类“发明”之后的又一创造。其中的一些字眼诸如“仇恨”、“侮辱”、“发泄”、“打”透露出来的暴力信息让人吃惊。 从报道中看,“发泄”公司的生意很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需要发泄,并且是用暴力来发泄?这应该从现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来思考。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紧张情绪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市场经济体制下由广泛竞争产生的文化,相对改革开放前,是一种急剧变迁的文化。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是不安全感,并且许多人有一种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反映在行为上,他就可能需要发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用暴力来发泄合适吗?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不管个体的人格如何,导致他们实施暴力行为的真正原因往往并非情感失常或者是深仇大恨,而是对暴力行为的模仿和认同。对于那些采用暴力行为的个体,实施暴力是希望通过暴力手段使他人屈服,从而让自己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暴力行为还可以传播、扩散,引起相似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因而,发泄公司容易使得生活中导致暴力因素滋长,如果缺少必要的规范和正确的引导,将会影响到公众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重建。笔者以为,这种“发泄”公司的做法无疑是在向社会公众暗示暴力的作用,终究会给社会带来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所以不值得提倡。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