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不妨给煤矿也定下个“使用年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30日14:37 新京报 | |
作者:冀志罡 在中国,发电主要靠煤,煤炭是能源消耗的大头。煤炭吃紧,电力自然也不好过。实际上,一场抢煤大战,早已在各地爆发,甚至连山西、河南、吉林这样的产煤大省也不能幸免。 难道中国的能源供应体系,当真如此不堪一击?作为世界头号产煤大国的中国,当真连发电用煤都无力供应了吗?答案可能并不简单。 产煤的主力,是国有大煤矿,一切国有企业的毛病,这些煤矿也都有。所以单靠这些国有煤矿产煤,显然是会供不应求的。这样,私人小煤窑就应运而生了。这些小煤窑技术简单,成本低廉,作为国有大矿的补充,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因为这些小煤窑,从一开始就是个怪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法律上,它们全都是非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白纸黑字说得清楚,一切矿产资源都归国家所有。而除了国有煤矿之外,只有乡镇煤矿才有权开采,也就是说,任何私人开采,都是法律所不容的。 然而事实是,小煤窑不仅存在,而且还发展壮大了,壮大到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30%!试想,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中国经济对能源的饥渴程度,要是少了这30%的煤炭供应,今天的煤荒会闹到什么程度?所以,非法的小煤窑,不仅要允许其存在,还要灵活地加以利用,适时地开开停停,既不能抢了国有煤矿的饭碗,又不能影响煤炭的正常供应。这也算是中国特色之一种,而问题也就由此而来了。 首先是安全。中国的煤矿死亡率,冠绝全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0多倍,其中小煤窑的“贡献”最大。是否私人老板就特别地不重视生命呢?感觉上似乎是。不过,既然大家都是人,私人老板对生命的漠视,应该与国有煤矿没有本质的差别。况且,小煤窑事故频发,矿工人人自危,对老板也并不有利。 其次是浪费。既然是小煤窑,生产自然不上规模,技术恐怕也不够先进,粗放开采在所难免。由此导致的,就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以上两个问题,加上小煤窑经常跟国有煤矿抢生意,导致政府经常“敲打”小煤窑。那么,问题是政府管理力度不够吗? 实际上,在现有状况下,无论政府怎样管理小煤窑,问题都不会有任何的改善。原因在于产权!小煤窑是非法经营,对煤矿没有任何产权,老板自然不会在意资源的浪费(因为不是他自己的),只求多采快采;老板也不会在基础设施上投下太多资本,因为不知道能经营到哪一天,说不定一纸文件下来,就得卷铺盖走人。在这种产权不清、前景不明的情况下,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就成为最理性的选择了。 生产上的急功近利,导致事故频频。政府为了挽回影响,不得不停了小煤窑详加检查,又恰逢各地供电告急,用煤正在紧要关头,于是产煤大省也缺煤的现象就发生了。这是从短期看。长期看,由于以国有煤矿为主的煤炭生产体系缺乏市场应变能力,煤炭市场的大起大落,恐怕仍将不可避免。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解决小煤窑的产权问题。法律仅仅规定了国家所有,并没有规定国家使用。在这个问题上,煤矿可以从城镇土地管理中汲取经验。虽然城镇土地国家所有,但使用权是可以出让的。如果对煤矿也采用这种方式,将一定年限(例如30年或50年)的开采权通过招标或拍卖授予私营矿主,那么因产权不清而产生的种种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如果政府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动辄干预私营煤矿的生产,允许其与国有煤矿平等竞争,那么在价格信号的指引下,供应起伏不定的问题当可消除。而私营煤矿也将更重视基础设施和安全生产,从而把煤矿过高的死亡率降下来。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