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动物疫源疾病越来越多 三条件下易受感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8日14:21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从埃博拉、艾滋病、禽流感直到非典,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的疾病(即动物疫源疾病)越来越多”。近日,广东撒下天罗地网灭杀果子狸,但这毕竟是应急措施,那人类究竟怎样才能减少这种风险呢?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医学界的专家学者。 病毒在与人类接触中变异 李灼亮认为相当多的传染病都与野生动物有关,“而且这种动物疫源疾病越来越多,以后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这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人类开发大自然的力度前所未有地扩大,“人类在与野生动物争地盘,双方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越密切”。 其次,野生动物本身像人一样有很多病毒,“像禽流感的病原体很早就存在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能进入人体内,“人体有防疫功能”;但这些病毒在与人类的接触中不断产生变异,这可能导致毒性增强,并适应人体这种新宿主。 第三,随着开发大自然力度的增大,水、土、空气等环境都发生污染,人的机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体的免疫力甚至会被削弱。 专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全球环境受到的种种破坏,是新老传染病频发的重要因素。例如,全球变暖能激活病毒和病菌,并导致蚊虫等传播媒介大量滋生。 3条件下会感染动物疫源疾病 王复生认为在3大条件下,人类个体会感染上动物疫源性疾病。 一是从野生动物传过来的病毒的毒性强。他说,从现状来看,病毒变异的周期越来越短,变异的种类越来越多,“今冬这个确诊非典病人病毒的基因测序就与去年的病毒有很大不同”,“如果病毒在变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就有可能侵入人体”。其次,在某一特定区域及时间内,人类接触的病毒量足够大。一般来说,病毒都会有传染途径:通过呼吸道、血液或气溶胶等方式传播。第三也与人本身机体的抵抗力有关。 驯养野生动物感染机会更大 孔祥平认为驯养的野生动物的感染机会更大。他说,由于真正在野外生活的野生动物是分散居住,“以野生果子狸为例,一般是1公3母居住在一起,8个月才产一窝,一窝平均只生育3.5胎”,即便是有某种病毒也不会传得很快,“倒是驯养的野生动物,养殖户一养就是几千只上万只,密密麻麻一起关在笼子里,只要有一只有某种病毒,几乎上万只都能感染到”,所以这种感染机会更大。他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对有关野生动物的驯养要制定严格的防疫检查规定。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 王复生认为凡是野生动物传染疾病给人类的高发地都是那些大开发区域。罗显荣呼吁人类在开发大自然时应尽可能避免对自然破坏太大,“尽可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建议尤其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发时更应事先做好防范措施,“国外的经验是先让防疫专家进入检测,尽量保证人类自身的安全”。 孟智斌认为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预防这种动物疫源疾病的发生,以及一旦疫病发生,我们的技术和知识手段或储备能否最大程度地削弱其对人类的损害。他表示有两套方案可供选择。 其一是建立一个应急体制,当疫病发生时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尽可能早地确定致病的因子、来源和预防、治疗方法。 超前性研究储备技术手段 其二是在上述应急体制的基础上,超前性地研究和储备一些技术手段,并利用有关研究的结果,对一些具有较高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或携带动物采取非常规的管理措施,以期尽可能减少有关疫情发生的可能性;或者一旦发生,则有明确的、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设备和药物,将疫病消灭于萌芽之态。 他还建议建立一套有关动物或野生动物携带致病因子的数据库系统,并通过长期稳定的调查不断补充和完善该系统。 专家介绍 孔祥平:解放军传染病中心主任、教授 罗显荣:广州空军医院副院长 李灼亮:广州空军医院传染病科主任、教授 王复生:广州空军医院传染病科教授 孟智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与动物相关的新疫情 1976年的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爆发的原因是当地居民食用了森林里死去的灵长类动物。其首度爆发就显现出巨大的杀伤力,夺走270条性命。第二次大爆发是在1995年,有245人死于非命。在二十多年里,全世界死于这种可怕病毒的人至少有一万人。 1985年的疯牛病:该年4月,医学家们在英国首先发现疯牛病。十多年来,英国每年有成千上万头牛患这种神经错乱、痴呆、不久后死亡的病。英国专家宣称,有10例新发现的克———雅二氏病患者,据说是吃了患疯牛病的牛肉引起的。 1986年的艾滋病:经过艰苦的探索,科研人员发现艾滋病毒的自然宿主,或者至少是宿主之一很可能是生活在非洲的绿猴。 1997年的禽流感: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记者刘显仁、刘小霓 通讯员聂长江)(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专题:慎吃野生动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