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遇难者追悼会:一个有意义的“先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6日17:59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曹伟胜 重庆开县1月10日为石油气井喷事故遇难者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我们如果打开记忆,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在国内似乎尚无先例。 多年来,我们的社会对为了人民利益壮烈牺牲的英雄从来都充满景仰之情,按惯例 毋庸讳言,井喷事故遇难者的社会身份极其平常。他们或死于睡梦里、或死于逃生路、或死于病床上,其死亡轨迹里既没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也没留下什么闪光的、可以让活着的人学习或发扬的精神。按照过去的惯例,有关部门在查清事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死者家属进行经济赔偿后,事故的处理也就结束了。这次,开县打破“禁区”,特地为“死得非其所”的遇难者隆重举行追悼会,开创了一个先例,不但给死者家属以精神抚慰,而且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国家对普通公民的生命更加关注与尊重,政府对待“公办”追悼会的心态也更加开放。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论是英雄的牺牲还是平民的遇难,都是人生命的消亡。社会在重视英雄离去的同时,对平民的离去也不能轻视。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在遇到各种事故或天灾人祸时,都要为集体遇难者举行追悼仪式。最近的一次是,133名法国人1月3日乘飞机从巴黎前往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度假,飞机在红海上空发生了空难。1月4日,法国就举国哀悼,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2000多人参加了在巴黎圣母院为空难死者举行的弥撒。如果说,这是“国际惯例”之一的话,那么开县举行追悼会的积极意义,不是已经跨越了开县一地的界限了吗? 天底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又是极其脆弱的。尽管我们不愿意看到再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但有时还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到那时,即便遇难者生前都是些最最普通的人,有关部门也要像开县那样,举行一个“公办”的追悼会,祈祷死去的人一路走好,祝福活着的人一生平安。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