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抢险救灾群英谱(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7日05:41 重庆晨报 | |
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抢险救灾群英谱 据开县高桥镇平阳三组群众介绍,在“12·23”事故中,75岁高龄、有着50年党龄的向春九老人组织村民抢救了43名重伤员。本报记者鞠芝勤摄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12·23”特大井喷事故的严峻考验,巴渝大地的优秀儿女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抢险救灾的日子里,英雄万千。无论是灾区,还是后方,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普通群众,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突发灾难面前得到了彰显与升华,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 共产党员舍生忘死 2003年12月23日夜晚的那一声巨响,将长年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每日面对平凡生活的共产党员们,一下子推到了生死抉择的关口。他们,这些大山子民中最优秀的分子,危难中履行着曾在党旗前的庄严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转移群众!”地处井喷事故所在地的重庆市开县高桥镇晓阳村,支部书记周克安在事故发生后,挨家挨户督促村民撤离。他熟悉地形,主动为搜救队带路,从危险区救出了一批又一批老人和孩子,却一直顾不上自己妻子和孙女的安危。三天后,他从搜寻到的遗体中找到了这两位亲人,痛失亲人的悲伤泪水再也无法忍住。 最先赶到事故现场疏散灾民的高桥镇农技干部廖明中从事故当夜参加抢险救援一直到12月27日凌晨,最后累倒在地。 在两天时间里先后失去7位亲人的开县正坝镇机关干部廖娅,强忍悲痛疏散本镇三喜村18社群众,接着又无怨无悔地投身到事故善后工作之中。 邓廷祥,高桥镇初级中学校长,将70多岁的父亲托付给亲戚,自己与学生转移队伍寸步不离,当晚有序转移了20多公里,1000多名学生没有一人伤亡、掉队。 抢险救灾的日子里,这一串串党员的名字印证了一个真理:共产党员是危难时的中流砥柱。 普通百姓义无反顾 开县高桥镇、正坝镇、麻柳乡这些乡镇,只是连绵起伏千里的大山中的几个小山村。青山绿水养育的人民,也许一生一世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却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浓浓乡情越酿越浓。灾难面前,普通百姓与优秀的共产党员一起,唱响了抢险救灾的主旋律。 开县一位机关干部动情地说:“让我们记住这些普通的名字吧!要不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群众,事故的伤亡还会增加。” 高桥镇初中的代课教师谭世明,当灾难袭来时,首先将电话打给学校领导,通知井喷灾情,让学校赶快组织学生转移。随后,他骑着摩托车四处呼喊乡亲们撤离,终被毒气熏倒。搜救人员找到谭世明的遗体时,他一手用毛巾捂着鼻子,一手拿着手机。手机里还有一个没来得及拨出的通知转移的号码。 家住高桥镇晓阳村6社16岁的廖平安,刚上初中三年级。2003年12月24日凌晨5点多钟,他与父母本已脱离危险,但为了搜寻邻居家小孩,又毅然回到危险区,不幸被毒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罗亚军这位天河乡普通的个体医生,灾难发生时,集合了全乡几十位个体医生,承担了上千名灾民的医疗救治工作……英雄们的事迹一直被灾民传颂。 在正常的秩序恢复后,我们可能不会永远记得这些普通的名字,但我们会记得他们作为普通人,在那生死关头迸发出的勇气和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灾难面前,无数双真诚的手,透着温暖,透着深情,抚慰着一颗颗受伤的心。挽起手,共同面对灾难;心贴心,共同分担悲伤。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两万多名灾民是在乡亲家中分散安置的。 面对潮水般涌进县城的灾民,关键时刻,担负灾民安置任务的开县工商局机关党委书记李民带领30多名职工连续作战,分批组织灾民就餐,确保不让一个灾民饿肚子。5天时间里他们安排了两万多人就餐。 与重庆市开县接壤的四川省宣汉县塔合乡村民曾有孝一家安置了120名灾民。他请了4名帮工做饭。铺盖不够,他就把床铺让给灾民睡,自己蜷在火堆旁蹲了一夜。 事故发生后,来自重庆、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的捐款源源不断地向开县汇来。 不垮的大厦,要靠挺拔的栋梁;不倒的巨人,要靠刚直的脊梁。民族的品格要靠考验和挑战锤炼,压力和磨难催生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据新华社重庆1月16日电 武警抢险受到表彰 本报讯 摇1月13日,武警部队通令表彰执行“12·23”抢险救援任务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1月13日,武警部队签发命令和通令,给在“12·23”抢险救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武警重庆总队三支队一中队记一等功,给三支队一大队副政治教导员冉小波记一等功,给三支队支队长曾顺德记二等功,给重庆总队副参谋长朱宏记三等功,给重庆总队总队长谢春光少将嘉奖一?巍? 另据了解,武警重庆市总队党委于1月12日也作出了通令表彰,在抢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田贻杰黄书波) 相关专题:重庆开县气矿发生天然气井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