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欢度2004猴年春节专题 > 正文

商家对节日是个侵害 冯骥才细说城市年味儿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4日09:49 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1月24日电(记者孟华)春节到了,很多人的心底里却有着挥之不去的遗憾——-“年味越来越淡了”。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人们把过年也“简化”、“快捷”起来:不再出去拜年,而是打个电话代替;少了放鞭炮、耍龙队,而是逛街购物;不少年轻人淡漠了春节,过起了洋节……

  “城市里不是没有年的情感,而是缺乏年的载体”,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中国文
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对记者说,过年,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扬弃不等于放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需要现代的人们去挖掘、光大。

  当记者问及,目前一些年轻人更关注圣诞节等一些“洋节”,而对春节却缺乏应有的热情时,冯骥才认为,这些情况可能更多地存在于城市青年。他说:“我们看到众多民工返乡过年,我每年春节要到农村去,到集市里挤一挤,看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感,我们的春节还是有巨大的不可遏制的力量。”

  对于城市的情况,冯骥才认为不能怨年轻人,“城市目前不是没有年的情感,而是没有年的载体,问题是我们把很多年的载体破坏了。比如现在很多媒体宣传过年不拜年,打个电话就算了,但电话与人见面拜年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冯骥才认为,近百年来,西方文明的不断冲击,加上一些运动的自我破坏,我们民族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现在我们对于传统不认真了,怎么好玩怎么来,这样是不对的。例如,大门福字的倒贴。按照民俗,福字倒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南房里最里面的箱子上,表示福字到里面;还有一个是水缸和垃圾箱上福字倒贴,防止东西外流。很多地方过年风俗年三十很多东西不能往外扫,而是往里扫,矫正“倒”。

  冯骥才回忆说:“我有一次赶上日本的樱花节,很多女孩子穿上和服,下着细雨,满地都是樱花瓣,那种虔诚,穿着民族服装的自豪感,与环境融合在一起,非常美好。我们要保护的是一种民族的情感,而不只是一种形式,越是传统的越是纯洁的。”

  冯骥才还认为,目前商家对节日是个侵害,在商家的鼓动下,民俗节日都变为饮食节、黄金周,人们过节主要是解馋、购物,民俗变成卖点也是挺可怕的。

  对于外来的节日,冯骥才认为,节日分为政治性、风俗性和外来节日三种。他认为国外母亲节、情人节肯定能够在中国站住脚的,中国过去的节日中,人本的节日少,这些节日应该引进,可以丰富我们的节日。(完)(来源:新华网)

  相关专题:欢度2004猴年春节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