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也说春节又闻鞭炮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30日10: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作者:胡果 除夕夜,报时的钟声刚住,“劈劈啪啪”的鞭炮声突然响起。推窗细听,竟是一片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声浪!难道烟花爆竹今儿解禁了?第二天报上有了消息:鞭炮还是禁放的。某区出动不少警力抓“禁”,收效甚微。城里禁卖鞭炮,不少人从郊区买来劣质品,医院里又多了些烧伤炸伤者…… 大年初二去大连探亲,赶上烟花爆竹节开幕。 星海湾畔,人潮如海。举家出动的本地人,慕名而来的观光客,还有不少外国朋友。空中姹紫嫣红、溅玉飞珠,地上欢呼雀跃、笑颜如花……身边是从沈阳赶来的一家子,选择在大连过春节,“就图个年味浓!” 延续数千年的春节,在多大程度上依靠那些传统的礼仪和程式去传承?又在多大程度上维系着一份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和民族情愫?不是民俗学家,很难说清。传统民俗与现代社会经济之间,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融合、共赢的可能?更得细细思量。只是,大连的烟花爆竹节搞了六届,成了滨城百姓一个美好的念想,也成了城市旅游一个响亮的品牌。 鞭炮该不该禁,不同的城市,每一个市民,都可以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放下争论,春节又闻鞭炮声,至少有几点值得思考: 城市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事物,往往是多种矛盾的集合体。一项决定,也该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兼顾各方利益的结晶。 城市飞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非此即彼,单一思维,削足适履,一刀切之,即使暂时奏效,也将行之不远。城市管理的对象说到底还是人。然而细观之,我们的城市管理中,有着许多见物不见人的遗憾。人文关怀的缺失,让城市黯淡了本该拥有的光彩。 前不久,南方某市出台一项规定,凡是享有城市“低保”者就不能拥有宠物。加强“低保”金管理,办法很多,现在棍子打歪了,让无辜的小猫小狗成了替罪羊。偏颇的规章,暴露了管理方法的简单粗糙,更暴露出对“人”的尊重与关注的短腿。同样,一提燃放烟花爆竹,许多地方首先想到的是“添乱”,是噪音、火灾、污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个“禁”字成了最省事的选择。怎知,人心深处牢牢扎根的心理诉求、民俗传统,岂是一个“禁”字可以了结? 管理被称作软科学。承认它是科学,就必须有理有据有节,不能想当然、简单化。冠以“软”字,就要注意“度”的把握,既有管制,还得疏导,一头堵截,另一头给出路。 记得前几年,曾有种声音告诉市民:换个思路过年,不一定非得听鞭炮响,听听音乐会不是更高雅吗? 今天,是不是也可以转而劝劝一些地方和部门,换个思路抓管理。初一到十五,春节也就几天,鞭炮是否禁放、怎么禁放,终归是个小问题。不过365天,天天都得过日子,都会碰到比燃放鞭炮更挠头的难题。一味以“禁”待之,难免遭遇屡禁难止、禁而复燃的尴尬。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