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出首都演出市场的10大问题与10条建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17:11 千龙新闻网 | |||||||||
千龙网北京2月16日讯 (记者余华龙) 在昨天召开的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针对首都文化演出市场提出了十个大家非常关心的、关乎行业生存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十条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为净化首都文化环境、繁荣首都文化市场作出了他们的贡献。 根据委员们深入民间、基层的调研,
他们发现目前北京的文化演出市场相当红火,主要体现在演出水平高、观众多、场次多,而且北京市文化局也对这些文化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审批手续快而且不收费,真正体现了为民服务的精神。 但他们发现在红火市场的背后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十点: 1、体制与经营定位存在问题。演出单位往往不能分清自己属于公益文化事业单位,还是作为文化企业和商业机构。这需要政府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政策,分头扶持。 2、基础运营环境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大型演出项目中,民营公司往往被排斥在外。 3、关于税收政策的问题。涉及到财税政策对演出行业不够重视,税务部门对演出行业税收标准不一样和重复计税等。 4、关于恶性竞争的监管问题。一些演出团体之间经常为了一己之利相互挖墙脚、恶性压价以及行业内部借势抬价等,影响北京文化演出行业在国际国内的声誉。 5、关于演出行业的资质评估问题。目前很多观众自身无法甄别某个演出团体的好坏,面对琳琅满目的演出团队,观众难免被一些害群之马所欺骗。 6、关于乱收费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地方安全事务和服务机构的责权范围不清,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对外来演出团体征收各种超额费用。 7、关于公司专业性经营人才匮乏的问题。人才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演出行业向演出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8、关于票价居高不下的问题。 9、关于演出市场发展引导的问题。 10、关于演出立法问题。目前适用的几部法律条例已经跟不上演出行业本身发展的趋势。 针对以上问题委员们也提出相应的十条建议,希望能以此逐步改进和规范北京的文化演出市场: 1、要尽快出台《演出法》。 2、加快事业单位改革进程,协助演出单位把握经营定位。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非盈利演出机构,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对于营利性场馆,政府要加强管理,确保演出单位和观众的合法权益。 3、建议制定一个详细的演出税收管理细则。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施相应的税收标准,引导各场馆、团体走上财务健康的发展之路。 4、建立以招投标方式为主的公开、公平竞争机制,避免恶性竞争。 5、建立监管平台。对演出市场的各个环节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和引导。 6、培养演出行业高级管理队伍,以人才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 7、政府职能部门要立足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破除部门、地方和行业的保护主义,各相关部门用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监督演出场馆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保证正常演出。 8、建立信息中心,负责协调全市的演出活动。 9、适当放宽文化演出市场用水、用电的限制或定额限制。 10、建议加大对演出行业协会的支持力度。 相关专题:2004北京“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