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新浪网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正文

32位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请地坛医院“搬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1日06:48 新京报

  本报讯 昨天,来自东城区的王红等32位代表联名提出了搬迁地坛医院的第256号议案。昨天中午,王红代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的工作单位是东城区体育局。

  “地坛医院作为传染病医院处在人口稠密区是不合适的。”王红说。她回忆,去年SARS期间,地坛公园的游人寥寥无几,地坛体育场空无一人。“传染病”和“SARS”这些刺眼的名词,给周围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谁也不敢再靠近地坛医院了。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据了解,北京地坛医院隶属北京市卫生局,是一所市级传染病医院,其前身是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

  2001年地坛医院曾经研究了搬迁问题,但后来又停了下来,一直悬而未决。

  王红说,在去年北京的抗击SARS中,地坛医院是收治SARS病人的定点医院。几十年来,地坛医院在医治各类传染病人以及传染病的科学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一点,我们都看在眼里。”

  “但从目前周边地区的现状及首都未来发展来看,我们认为应当搬迁北京地坛医院。”

  王红说,为了北京的城市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建议尽快将传染病医院搬到郊区,建在远离居民区、空气好的地方。这样对发展首都各项事业,保证人民生活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园林局局长王中华说,由于经常会有一些病人家属或亲朋到地坛医院看望传染病病人,这些人在医院附近的餐馆用餐,如果防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病源传播。

  他说,许多国家的传染病医院都建在郊区。地坛医院紧挨着地坛公园,而地坛公园又是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医院附近早已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密集场所,传染病医院建在这里显然不妥。王中华透露,东城区园林局曾就地坛医院搬迁一事,于去年和前年向市政府反映过,最终得到的答复是:因经费、选址等原因,搬迁还在规划中。传染病医院不是传染源地坛医院方面称正在考虑迁建,但不是因为安全问题传染源从未“外漏”

  昨天下午,地坛医院领导和专家10余人共聚一堂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说,人大代表关于搬迁地坛医院的议案表达了社会公众对传染病的关注,院方正好借这个机会,告诉大家传染病医院不是传染源。

  1955年就来到地坛医院工作的传染病防治专家徐道振说:“地坛医院经历了几个历史时期,虽然有不同的称谓,却一直担负着同样的职能———处理传染源、消灭传染源和病原体。50年来,医院所处的位置从不通公交车的郊区变成现在的繁华地带,前面就是人来人往的地坛公园,但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地坛医院感染周围人群的事故。我想,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医院办公楼后分布着四座病房楼。据介绍,这里平时收治的患者达22~25个病种,每天都会接治急性传染病患者;SARS期间,这里集中收治了300多位患者,其中50%以上是危重病人;整个SARS防治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感染率是0.9%,在全国同类医院中是最低的。

  徐道振说:“如果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到位,清洁区可以保证绝对安全。”

  曾面临被撤危险

  和许多医院病房楼的结构完全不同,地坛医院的病房不在一座大楼上,而是分散设置在四幢长长的两到三层的楼房中,每座楼上都有内外两条走廊,一条给病人使用,另一条医护人员专用。由于已被北京市卫生局指定为收治人禽流感病例的定点医院,记者看到,这里许多防控监测和急救设备都处在24小时待命状态。

  “如果不是因为SARS,地坛医院可能就不存在了。”该院专家说起这件事,仍有些伤感。那是两年前,根据“北京市传染病发病率大大降低”这样一个调查信息,北京市政府曾经做出决定:地坛医院南迁,与佑安医院合并。不久后,SARS爆发,合并事宜搁浅,地坛医院和佑安医院南北呼应,都成了当时的“战地医院”。

  新址考察东北四环

  针对人大代表的建议,院长项晓培说,“我们的确已经有迁建的打算,但不是因为我们在这里不安全,而是50亩的面积约束了医院本身的发展。”他介绍说:“SARS之后,北京市政府提出要把地坛医院建成世界一流的传染病医院,但目前我们医院内基本上被建筑物填满了,没有空间再去发展现代化的信息中心和防控中心,救治能力也受到限制。”

  据悉,地坛医院正在考察的迁建位置在东北四环一带。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之所以考虑这个位置,一方面是北京北部有600多万人口,应该有一家传染病医院;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东北四环的交通网络比较完善,方便患者尽快就诊。”“

  这同时也符合国际上对传染病医院建院选址的标准———市区边缘地带。”徐道振解释说。希望多为患者考虑

  但这个方案,仍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一位市里的领导曾经建议传染病医院建到大兴,因为他认为那里是“下风水”,病毒不会被吹到北京以外的地方。

  “打一个比喻,传染病医院就像公共厕所,大家既需要它,又不希望它建在自己旁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务工作者说。“我们希望大家在重视自己安全的同时能够为患者考虑一下,一个急性传染病人在病情随时可能恶化的情况下要辗转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去位于远郊的传染病医院就诊,他的生命是不是难以保证?在他奔波辗转的过程中,是不是会形成一条更长的传染线?更可怕的是,如果患者病急乱投医,去综合医院的门诊或私人门诊就诊,传染的危险就更大了。”地坛医院应该换个地儿周边单位认为该医院影响客流和工作

  一条三四米宽的胡同通往地坛医院正门,胡同左侧有地坛游泳馆、东城区体育学校和北京市新起点学校,右侧为地坛公园。

  SARS爆发后,中矿宾馆从去年4月21日开始接待首批支援地坛医院的医护人员,前后共接待800多名。

  中矿宾馆综合部程女士介绍,当时服务人员只剩2/3,每日需负责105个房间的清扫、消毒和近200人的饮食。去年国庆节,宾馆重新开业,但员工再难恢复到以前水平,“不只是减员,连定额员工都不够”。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用的地坛体育馆在地坛医院西边,篮球场、东看台、游泳馆等都紧挨医院。SARS期间该体育馆早早关了门。

  “健身的人不来了,旁边的中矿宾馆又住着医护人员,这里几乎成了疫区。”体育馆王馆长说。他介绍,1956年贺龙到旁边的体育场看球时,曾建议搬迁此医院,但不知为何直到现在也没搬。

  王馆长说,曾有穿条衣(病号服)的人到游泳馆来,被馆员及时制止。他补充说,当初医院建成时这里还不是市区,现在地坛医院旁边有至少3所学校、1个公园和好几个公共汽车站,且是地坛牌楼所在地,人流量密集。他建议,医院的位置应该调整。

  地坛公园正门围墙外就是地坛医院,公园售票处昨日当班的一位工作人员说,SARS前大家对旁边有家传染病医院觉得无所谓;SARS期间,公园没闭门,但游客寥寥,“从公园这头可以放眼望到另一头”。SARS后,公园客流量至少减了一半,客人绕道走别的门。

  “今年大家的工资少了很多。”这位工作人员说,“如果医院能搬到别的地方,肯定会好些。”昨天,市民秦女士带着女儿来地坛公园玩。她说,SARS期间当然不敢来这儿,SARS过后就没什么了,但医院附近人流拥挤,传染病医院建在这儿,总觉得不太合适。(来源:新京报)

  相关专题:新京报-新浪网两会特别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