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木荣:从“奴隶”到“丁香大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18:56 华声报 | |||||||||
“我是做奴隶来的,天天工作、走路,什么都做。我卖豆汤,一碗一分钱,我也‘跑船’等等……” 现年87岁,曾享有“丁香大王”称号的华商黄木荣以福建话受访时说,由于他过去在社会、在商场多年的奋斗,使他直到今日还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目前虽步履蹒跚,但还是坚持经常散步至少15分钟,并且照常上班。
黄木荣生于中国福建金门,由于家境贫寒,年仅12岁便随家人离乡背井,花了一个月半才抵达印尼,与父亲团聚。自此,他开始人生各种考验,从胶园杂工,助父亲打理杂货店,帮母亲摆摊卖豆汤到当苦力。 尽管那3年内他不计较工作,但也意识到如此乱窜瞎干,日后未必有出路。于是,他15岁时决定去“跑船”(到船上打工)。这一步,为他白手起家铺了路。 过人胆识带来成功 黄木荣敏锐的商业嗅觉,可能与生俱来,可能从艰难的生活中磨练出来。他跟船期间,发现山顶村落缺乏日常物资,所以有意成为这些居民的供应商。然而,经商得靠资本,没有资本的他因此和船主商量合作,让他能将市镇采购的货品运到村落附近售卖。 他25岁那年,已懂得把当地军情告急的动荡时局作为商机,和几名朋友租船跑码头,主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水域航行。短短两年,他们包租的小船就达7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黄木荣移居新加坡,从海上回到岸上,在新加坡连同13名朋友以“联美”(意即联合美丽)一起经营“九八行”(福建方言,指代理商,凡经手交易,均取佣金两巴仙),主要从事丁香、咖啡、胡椒等土产出入口贸易。 初到新加坡原本住中峇鲁一带的黄木荣,50年代开始在实乞纳(Siglap)兴建自己的房子,还买下多个“黄金地段”,可见他有过人的眼光和胆识。当时,他已是5个孩子的父亲。 到了60年代,黄木荣把业务扩展到中国香港,并在新加坡与印尼直接贸易的基础上,发展新加坡与中国大陆的贸易。不过,1963年马印对抗,扰乱了人心,联美有限公司的股东纷纷退股,只有黄木荣的信心没动摇。所以,他成为联美仅剩的股东。 那段时期,丁香消费大国印尼欠缺外汇,需要诚实可靠的人帮忙稳定丁香业务。因此,品格高尚、讲信讲义的黄木荣自然受到印尼政府的重视。黄木荣在印尼丁香市场扮演的要角,使他获得“丁香大王”的美誉。 谈到公司的专长,黄木荣直言:“说一句坦白话,我们的生意除棺材业不做,其它都做,都合作。我什么行业都做,都找合作伙伴。以前我们的‘九八行’,赚头太小,许多商家都撑不下去,所以我多少(有)改变(经商策略)。” 黄木荣灵活应对的经商方法,使他涉足的行业越来越多样化。1969年,他成立黄木荣实业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房地产和证券投资为主。70年代,公司除了土产,也从事香精、食品添加剂、石蜡等化工原料和钢管之类的建材贸易。 信誉比金钱更珍贵 1977年,当联美公司庆祝30周年时,印尼富商林绍良、其长子林圣斌和盘谷银行要员陈振茂,合赠一个大金钟给黄木荣。如今,有57年历史的联美公司,会议室内还摆放着这个古董钟。 黄木荣的信誉在市场上相当响亮。他透露,当丁香每公吨3000美元时,他曾在香港开一张总值915万美元的信用证。若以当时1美元相等于2.80新元的汇率计算,那张信用证的数额高达2562万新元。难怪他朋友说,他运载的一船丁香,有时比船价还高。 待人宽厚的黄木荣,在商界取得成就的同时,不忘取之社会、用之社会。70年代当新加坡的金门会馆被迫迁时,黄木荣出资10万元新建该会馆,并另外拨出15万元作为助学金。 2004年2月11日,他又捐献500万元给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基金和奖学金。他的二女儿黄彩珠和幼子黄章能曾在南大念书。 黄木荣透露,他“至今有10多年没做生意了。(你问我)用什么赚吃?我赚(的是)股票。不用请伙计,不用放账;看有机会就进场,没机会就脱售。” 他受访时感慨:“今日的新加坡人要做生意,实在很困难,因为政府(相关公司)也做生意。新加坡的青年人,看来没希望再当老板了,似乎没有什么可做的,一些人不是开咖啡店就是开酒吧……除非你能学(创新科技集团创办人)沈望傅,研发自己的科技,并通过挂牌扩大业务。” 投资股票“小贴士” 因此,他认为,新加坡人在手机和电脑相关行业闯,或许还能出人头地。若像以前的他,既没学历、没经验又没资本,现今应该没有机会。 问及投资股票的心得,黄木荣笑着说:“我每天看报,耳听八方,探听一些消息。做‘九八行’赚得少,还要放账。我买股票,只要能(每股)赚1分就能做。” 黄木荣的办公室设于自己的伟木大厦。他在巴耶利峇路上段,拥有一座轻工业大厦联科中心。据了解,他去年底耗资650万元买下乌节路一带的独立式洋房当投资。(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陈锦芬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