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解决点实际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8日09:25 人民网 | |||||||||
“从安徽到北京打工的小保姆,无论是安徽还是北京,没有任何人管,生活没有一点保障。”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谈起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妇女杂志社副总编辑尚绍华忧虑重重,她呼吁应为这些弱势群体解决一点实际问题。 尚绍华委员说,据权威部门最新统计,目前,仅跨地区流动农民工约有一亿人,城市流动人口在大量增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妇女。她们有的是随丈夫背井离乡,有的是为
尚绍华接着说,前不久,我们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全体委员在一起讨论如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当时委员们都提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特别需要关注。从我们的一些调查中可以看出,她们普遍年龄结构轻,总体文化素质底;她们为摆脱贫困而流动,多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她们居住条件差,生活水平不高;她们生活压力大,法律意识薄弱。因此她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一是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用工不规范,据浙江妇联调查,口头协议和临时雇佣没有任何协定的分别占42%和14%。劳动时间长,经常性超限度加班的占40.4%,劳动安全环境堪忧。一些企业对有毒有害工种缺乏防范措施,大多数外来务工妇女没有劳动保险,女工“四期”保护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孕妇被解雇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妇幼保健问题: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较高,这是因为有的妇女逃避计划生育,有的因没有医疗保险怕花钱,再有就是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她们多是在家生产或找地下诊所生产结果造成死亡率高。由于一些妇女流动性强,和居住地的卫生保健机构根本没有联系,所以儿童的免疫接种率也很低。 三是儿童入学问题:由于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公办学校对这些孩子收取的借读费又高,流动人口子女就很难在公办学校入学。而这些孩子受父母工作性质和场所流动性的影响,政府对他们的数字和境况难以掌握。这就使流动人口儿童受教育成为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尚绍华委员认为: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服务的机制,以前一直讲,这项工作是由政府统一领导,公安、教育、卫生、民政、计生等部门为主,工、青、妇等群团配合,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为依托的综合管理服务格局,流动人口的工作确实涉及面广,但这么多部门管,要防止谁都管,谁又都不专管的局面,就要切实建立好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把急需解决的问题纳入统一的管理范围,才有可能使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其次要抓重点问题。流动人口的妇女儿童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应该把影响妇女儿生存发展的问题作为重点来抓,比如劳动权益保护和儿童入学。我认为应强化流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另外我认为城镇公办学校对流动人口儿童入学应取消借读费。近日报载,青岛市就作出决定,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取消借读费,这就是很好的开端和尝试,值得推广。 三是应做好基础数据工作,流动人口的相关数据最难统计,而做好这项工作也最需要数据。现在急需建立流动人口妇女儿童的信息统计网络,能否以每个城市或地区为单元,公安部门把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情况纳入信息统计管理之下,特别是15岁以下的儿童的信息收纳,以使这些孩子的计划免疫、入学等方面工作有据可查。然后信息联网,有关部门可以信息共享,从而也建立起更为畅通的联系沟通渠道。 第四,既然流动人口数字这样大,并不断在增长,如果让流动人口能参与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认为,应该在这方面充分调动她们的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她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她们在投身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能参与自我管理。应该有她们的各种协会,有她们自己的人大代表,如果有一天,不是我们,而是她们自己发出声音,并对自己的权益建言献策,那才是社会的进步和民主的实现。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