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起草人首次披露修宪内幕:最难忘公众的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02:05 北京娱乐信报


信春鹰委员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从来没有想到会参与这次修宪。”作为一名法学专家,信春鹰一直觉得修宪是一项非常神圣的工作,从来没有想到过这项工作会落到她身上。

  一年前的3月,信春鹰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专职委员”。在此之前,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成为全国人大的专职委员以后,她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参与修宪。3月8日,信春鹰就修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宪问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记者的专访。

  为什么不等下一次再大修--再不修,宪法就没有生命力了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第四次修宪?

  信春鹰(以下简称信):这次修宪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要适应我们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上一次修宪是1999年,到现在已经5年了。这5年之中,我们国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些问题特别需要宪法规则来调整,原来有一些规则和现实已经不协调。

  记:如果不修宪会怎么样呢?其实也有人说可以等到下一次的时候一起进行大修。

  信:我们也听到了这样的观点,但是我觉得宪法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和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社会已经走了很远,而宪法的规则没有动,那宪法就没有生命力了,它就没有意义了。

  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公众对修宪的关注

  在将近一年的修宪工作中,信春鹰和起草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下过基层,到过农村,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说起这段经历,信春鹰至今仍深有感触。

  记:能不能告诉我们在这次参加修宪工作的过程当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信:对我来说最深的感受就是公众对修宪的关注,很多地方他们都是非常认真研究的,成百上千的意见,有的公民就自己一条一条地论证,他觉得这个宪法哪一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想这个表明了公众对宪法的亲密感吧。

  记:这上千条意见你们每一条都看过吗?

  信:不仅看过,我们还都仔细地研究。

  记:在以前我们修改宪法的时候,有没有像这次一样这么大规模地去征求意见?

  信:以前我们几次修宪,是先由中央拿出来一个修宪建议,然后拿着这个建议去下边征求意见,是就建议本身征求意见。

  记:这次不是吗?

  信:这次不是。这次是我们去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们是什么都没有,我们就是去听,所以应该说这次修宪的方案是全国人民的智慧,是一点一点的,就像现在讲的“两上两下”,是这样集中起来的。

  记:“两上两下”是什么概念?

  信:我们先下去征求意见,把意见征求上来,然后集中整理,再回去征求意见,然后再反馈上来,我觉得这次修宪的一个特点就是广泛的民主。这次修宪改动的内容是最多的,在宪法修正案的起草过程中,起草小组对于每一句话、每个字甚至每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都经过了反复的讨论。

  争议最大的事情是什么--保护私有财产怎么陈述

  记:在修宪过程当中,争议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信:比如说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该怎么陈述的问题,是要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还是说就是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呢?还有文字上的,有人说这儿是不是要个逗号,那儿是不是不要逗号,这些讨论一直都存在。

  记:每一个字的修改都有很深的含义在里面吗?

  信:因为宪法是国之重器,一宪治国,一个字它是不是准确,是不是用得准确,或者说它用的是不是恰当,对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整个工作过程是非常严肃、非常严谨的。

  还会有权大还是法大的讨论吗--再不会有人认为县长比宪法大

  信春鹰一直用“神圣”这两个字来形容自己从事的修宪工作,而宪法在信春鹰心目当中的神圣地位,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她仍然记得20多年前那场关于宪法的大讨论。

  信:我记得1982年宪法通过之后,全国有一个讨论,题目就叫《县长大还是宪法大》。我对当时还是记忆犹新,就觉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认为县长比宪法大?

  记:你觉得现在还会再有这样一种争论,这样一种怀疑吗?

  信:我想不会有了,因为这20多年来我们的法制建设一个是观念深入人心,另一个是制度也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之九鼎,它是非常重的一个东西,是法律的法律,规则的规则,所以再不会认为县长比宪法大了。

  央视《经济半小时》供稿

  信春鹰

  女,195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专攻法理学,擅长西方法哲学,尤其对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哲学有深刻研究。著有《中国的法律制度及其改革》(中英文对照),《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英文对照),译有美国当代著名法哲学家德沃金的名著《认真对待权利》,美国著名人权专家亨金的《权利的时代》等。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法学研究以来,已发表论文近100篇。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