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定门重新串起中轴线 发展新城不弃旧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2日00:03 北京晚报 | |||||||||
六年构筑第二道绿化隔离区 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形成城市空间新格局。其中“西部生态带”与北京的西部山区相联系,既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了延庆、昌平、沙河、门头沟、良乡、黄村等。
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确定,将以北京的山水格局,实施国家公园战略。不久前完成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显示,北京将在周边建设西北郊历史公园、东郊游憩公园、北郊森林公园、南苑三海子及团河行宫公园等国家公园。在由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主持完成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中,对西北郊历史公园有明确的规划。 市林业局负责人今天透露,建设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于今年1月25日经市政府审定和批复,位于五环路和六环路之间,涉及海淀、石景山等10个区,总用地面积1650平方公里。计划用六年的时间,力争绿化面积再增加412平方公里,也就是绿化覆盖率翻一番,使绿化覆盖率达到50%。目标是把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成城市的生态区、绿色产业区和旅游休闲区。 构筑山区绿色生态屏障 本市总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62%,约1.1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京的昌平、延庆、门头沟和房山等7个区县。这一地区的绿化是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北京的七个山区县全部列入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重点县。山区生态建设对防尘治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从根本上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爆破造林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到2003年底,使山区90%以上的宜林荒山实现了造林绿化,林木覆盖率达到62%。目前,全市尚有120多万亩宜林荒山,本市将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力争在2008年以前完成造林任务,构筑起山区绿色生态屏障。 北京有永定河、大沙河、潮白河、康庄、南口五大风沙危害区,原有沙荒地面积约120万亩。“九五”以来,共营造防风固沙林110万亩,实施沙地播草覆盖10万亩,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有效治理。(记者/熊焱) 国家历史公园将落户西北郊 专家认为,北京重视城市环境需要改造的地区、大型项目建设地区的改造和发展,疏散解决旧城的拥挤状况,同时,对城市周边重要历史地区、生态保护与文态环境保护要同时进行。建议把北京西北郊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北京西北郊园林以清代“三山五园等为主,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在中国园林史上独具光彩的一页。鉴于大北京作为世界城市发展,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关于建立北京西北郊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建议》中,专家说,北京定位于世界城市,应该建设大面积的生态绿地或国家公园体系。着眼于北京的地理历史文化条件,北京西北郊园林是与古老北京并行发展的地区,也是中国古代帝都在郊野建置皇家园林的类型性代表。从大北京地区的发展看,建设西北郊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是重要的战略选择。 北京西北郊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一期规划为“一山两园”(玉泉山、颐和园、圆明园)范围内的区域,面积约72平方公里,首先要进行清理和整顿,按要求分别进行保护或限制发展;二期主要包括目前香山至温泉的小西山风景区;三期则确定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最大保护范围,总面积约为320平方公里。(记者/贾中山) 吴良镛:发展新城不会抛弃旧城 吴良镛院士称,发展新城并不意味着抛弃旧城,而是对建成区不再进行重点的超强度建设;对旧城,则停止违背疏解原则、破坏历史风貌的开发,控制大型公共或商业功能的大体量、超高度的建筑。 新城建设不是“浦东模式” 北京新城是不是像上海开发浦东一样形成双城或“子母城”模式?不是。北京进行的是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新城,分流中心区的功能,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 可能修建七环路 未来的新城将规划在两带上,并通过交通的联系引导两带的发展。因此,北京的城市道路也将从目前放射路加环路的快速路系统有所变化,会注重发展两带上的联络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而在重点发展的东部,不仅要加强东南、东北地区的联系,还要密切与天津、河北相连的快速交通系统,比如在永乐、廊坊地区可以修建“七环”路,但是七环未必成环。 新城不是卫星城 新城和卫星城有什么不同?吴院士解释说,最核心的不同就是“单一中心”和“多中心”,他说,卫星城和边缘集团可能起到疏散居住人口的作用,但是城市功能依旧在一个市中心里,而“新城”是新的分散集团式,它不仅分解了人口,也分散了市区压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购物、上学、医疗等都可以在一个区域内完成,而目前市区的一些功能也将分散在一些新城当中。 规划修编定位北京未来空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于3月9日启动,这将是今年北京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将影响未来北京市民的生存取向、居住走向。本报将对“两轴、两带,多中心”这一总体构想进行全面解读。先来瞧瞧规划修编都将干些什么? 规划将形成相对独立的若干新城:规划修编将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形成相当规模、相对独立、设施齐全、各具特色的新城,并提出规划指导方针原则及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东部发展带”顺义、通州、亦庄等重点新城规划与发展策略。明确对“西部生态带”昌平至沙河、门城至首钢以及长辛店、良乡、黄村等其他新城的定位与发展战略。 规划将系统解决新城、主城、旧城交通:北京将研究未来20年或更长远交通发展趋势,提出规划实施对策与政策。提出解决新城、主城、旧城交通问题的规划对策及实施方案指导原则等。 同时,规划将提出深化北京旧城整体保护与改造规划及其实施的指导原则。提出对非物质形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掘与弘扬的规划对策,综合纳入名城保护规划。 今年底永定门串起中轴神韵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称:结合北京城市的轴线布局特点和自然地理特征,在继承发展城市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十字轴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文化与首都经济发展的职能;“两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应结合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的延伸,全面实现保护与发展,从空间布局上体现首都政治、文化、经济职能的发挥。 昨天,旨在重新串起城市中轴线的永定门开始重建,由此,北京开始了中轴神韵的建设。 今天上午,记者站在已经断路的二环路永定门桥上,翘首北望,两排苍老的行道树护卫着一条宽阔的大道渐行渐远,相对于热闹的城市中心区,道路两旁几乎看不到林立的高楼大厦,古老的天际线仍然若隐若现;而脚下,永定门城楼的复建工地早已是一片繁忙,一场恢复北京中轴线神韵的战役已经打响。 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律动 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物考古工作已经证实,北京的中轴线实际上发端于元大都城的营建。元大都全城规划整齐,井然有序,大城中心设中心阁,据文献记载“阁之西为齐政楼,更鼓谯楼,楼之北乃钟楼也。”齐政楼即是现在鼓楼的前身,而经过考古勘探,文物工作者在今天的景山以北发现了一段南北向的道路遗迹,宽达28米,即是当时中轴线上大道的一部分。由此向南,穿过当时宫城的厚载门、崇天门,经过皇城灵星门至丽正门,就是元大都的中轴线,而这条线,恰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相吻合。 直至今天,全长7.8公里的传统中轴线仍是北京城的中心和一道重要的地理坐标线,在这条线上保存了包括明清皇城在内的大量重要文物景点,其中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3处。 永定门重新串起中轴线 为恢复和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完整性,2000年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委员王世仁先生、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孝燮先生、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芳先生等专家呼吁并提出重建永定门的建议,专家们特别提出将永定门定性为城市标志性建筑。2001年5月市政府批准了重建永定门的建议。 昨天,筹备了近三年的永定门城楼复建工程正式开工。永定门城楼的复建,不仅恢复了北京旧城的城市中轴线的完整性,也将从整体上进一步恢复古都风貌,再现天坛、先农坛与永定门交相辉映的历史原貌,恢复中轴神韵,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增添新的篇章。 中轴线还将北伸南延 实际上,永定门城楼的复建,只是恢复北京旧城中轴线完整性的举措之一,为保护古都风貌,此前有关部门已经对南中轴做了系统规划,并先期开展了天桥至永定门一线中轴路的大规模城市整治工作。 而前不久刚刚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试行稿中,对北京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也提出了明确规划,其中对传统中轴线的保护将遵循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发展、继承和创造相结合的原则;以中轴路道路中心线为基准,距道路两侧各500米为控制边界,形成约1000米宽的范围作为北京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控制区域,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形态。同时,位于中轴线保护和控制区域以外,对中轴线有重要影响的特殊区域,如天坛、先农坛、六海等,也将按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定执行。 对于传统中轴线的保护,规划部门特别提出要重点研究钟鼓楼、景山——前门、永定门三个节点的保护与规划。 a.钟鼓楼节点:作为传统中轴线的端点,钟鼓楼在该地区拥有标志性建筑的地位,其周边以四合院民居为主。钟鼓楼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必须符合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规定。 b.景山——前门节点:由景山、故宫、天安门、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等组成,空间层次丰富,秩序严谨,起伏有致,必须严格加以保护。 c.永定门节点:应复建永定门城楼,对实现传统中轴线的完整性、有效衔接南中轴线意义重大。必须严格控制永定门城楼周边的建筑高度。 除了对传统中轴线的保护,《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试行稿还将传统中轴线北伸南延,提出了南、北中轴线的保护发展规划。 北中轴线从北二环到奥林匹克公园,重点规划三个节点。 a.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节点:是北中轴线的端点,应重点规划,形成北京城市的新标志。端点以北地区为森林公园,作为北中轴线的背景。 b.北土城节点:可结合北土城遗址与北中轴80米宽道路中央绿化带,创造具有一定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强化和丰富北中轴线。 c.北二环路北节点:在北二环路至安德路之间,中轴线两侧的用地宜规划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 南中轴线从永定门到南苑。规划提出,南中轴线两侧在做好用地功能调整的同时,应注意丰富中轴线的空间结构,重点规划三个节点。 a.木樨园节点:结合木樨园商业中心区的建设,形成城市的公共空间。 b.大红门节点:在中轴路与南四环路交叉口处,塑造重要的城市景观。 c.南苑节点:作为南中轴线的端点,以大片森林公园相衬托。(记者/丁肇文) 五年时间建成顺义新城 《北京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规划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将东部发展带顺义区的城市职能定位为“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物流配送枢纽和国际交往中心”。作为北京新城发展带的重要节点,顺义要将自己打造成北京的绿色国际港。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顺义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对顺义区的区域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顺义区委书记夏占义上午告诉记者,他们将把顺义的发展纳入首都整体产业和空间发展布局,抓住首都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顺义新城和奥运场馆建设、首都机场扩建需要拆迁一批村庄的机遇,抓住户籍政策改革的机遇,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把顺义建成首都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 “当前的任务是保护好城市发展空间和耕地,为城市发展留足空间。”夏占义介绍,当前,该区将组织规划、计委、经委、房土局等部门抓紧本区的城市规划修编工作,以保证顺义规划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步协调进行。 夏占义透露,顺义区将借助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依托潮白河,正在规划建设顺义新城和空港城,但是根据新的城市空间布局,这两个新城可能会融为一体,成为一座占地60平方公里左右的中等城市,人口在50万人左右。 新城主要发展现代汽车、微电子、现代物流等产业,与邻近区县的新型城市在功能上形成互补。据介绍,顺义现有人口54万人,其中70%的人都将聚集到新城中,在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就业。随着产业的发展,还会吸纳十几万城市人口到新城就业生活,主要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级管理技术人员为主。 今年,顺义区将以“两河”、“两城”开发建设为依托,加快构建“空港国际化、全区空港化、发展融合化”的运行机制;加强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和潮白河综合开发建设,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最适合人居的地方”,加快空港城和顺义卫星城建设步伐,以全力打造一个绿色的国际港。未来5年,全区城市化率将力争达到80%,顺义新城建设基本完成。 记者获悉,目前顺义全区城市化率已达到60%,顺义新城建设、潮白河综合治理、奥运场馆建设“三位一体”工程开始实施,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3平方米。(记者/光炜通讯员/李黎) 密云20亿元建生态城 密云生态精品卫星城是北京市卫星城之一,今年密云城市内建设重点工程七大方面41项,总投资超过20亿元。 密云年内将新建设城市道路17条(段),同时投资1000万元进行小街小巷改造,抓好道路明亮工程建设,使城市建设向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的领域拓展,提高城市亲和力。启动水厂扩建和粪便处理场项目建设,完成垃圾填埋场一期扫尾工程,实施潮河县城段改造,启动潮河大型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创造新的环境亮点。 据介绍,密云生态城规划区总面积43.5平方公里,建设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2010年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4万人,暂住人口6万人。密云卫星城由新区和老区构成。(记者/孟环通讯员/孙明舜) 通州十年建设北京新城区 位于北京未来“东部发展带”,面临着“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调整城市空间新格局”的重要历史契机,通州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定位———建设北京新城区。为此,他们确定了“用五年左右时间,打造北京新城区的基本框架,用十年左右时间,把通州建设成为北京新城区”的目标。 刚刚闭幕不久的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通州位于东部发展带,是重点规划发展的新城,通州赢得了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 通州区委书记梁伟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全区范围内,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建设以一城(通州中心城)为中心、五镇(宋庄、西集、漷县、永乐店、马驹桥)相拱卫、双走廊(中心城-西集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走廊、马驹桥-永乐店产业发展走廊)相辉映的现代化新通州。这个崭新的新通州将有以下多方面特点:产业支撑强劲、经济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运河文化特色彰显、公共和生活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宽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梁伟说,这个新通州将是首都新兴产业的聚集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区;是吸纳高素质人口和承载首都部分功能的生态宜居区;是运河文化的承载地和文化旅游中心;是路网密集、交通顺畅、辐射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的北方陆路港;是首都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现代商贸中心。 今年通州将力争重点在解决发展瓶颈和急需问题上取得突破,着手实施启动运河城市段规划建设,完成城市中心广场选址设计和国际招投标工作,南大街、北大街拆迁改造等城市开发建设工程以及路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启动科技大厦、档案馆、第一实验小学、看守所等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共计70项重点工程。 通州区政府还面向全世界范围征集北京运河城市段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以发掘和弘扬运河文化为主题,兼顾历史与现状,对运河城市段的土地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利用、环境设计等进行综合研究,形成完整规划方案,为运河综合开发的实施和工程设计提供具体依据,编制科学的控制指标,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使通州形成集商业与贸易、旅游与休闲、文化与娱乐、居住于一体的滨水城市。 梁伟强调,通州区委、区政府一定树立大局意识,在继续认真研究本区域的发展的同时,服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安排,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作出贡献。“通州‘建设北京新城区’的目标与‘两轴、两带、多中心’这一发展格局是完全吻合的。北京市的这一发展格局给我们工作也指明了方向。”(记者/孟环通讯员/何志达李晓英) 怀柔奠定中等城市基础 本报讯还是春寒料峭,怀柔城区迎宾南路道路改建工程工地却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这是该区打通城南车辆进出城瓶颈的重点工程。今年,按照城市发展规划,这个区首批安排了投资8亿多元的14项城市建设工程,以拉动城市东扩南移,促进平原区大工业产业带的形成。 今后五年,怀柔将着力构建面向首都的以城区为核心、以平原城镇工业带和山前暖区旅游休闲带为两翼、以北部山区为生态屏障的城市体系。为此,该区确定了经营城市、与大集团合作等融资方式和财政投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把京承铁路以东、雁杨路以西作为发展先行区,将全面完成101国道改造和111国道外移工程,打通雁杨路连接雁栖、经纬和凤翔开发区,高标准治理怀河并蓄水成景。(记者/孟环通讯员/吕晓国) 未来大兴亦庄黄村带起两个城市群 “两轴、两带、多中心”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和依据,大兴区委书记沈宝昌高兴地说,此次修编涉及到大兴区的就有“一轴”、“两带”。 “中轴线南延一直通到大兴,西部生态带里包括了黄村卫星城,东部发展带里有亦庄……”沈宝昌面前仿佛摆上了地图,“这次修编意义非同寻常。是新北京新奥运以及首都发展的动力。” 大兴区一马平川,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并且距离南三环只有十几公里,具有难得的区位优势。目前大兴的两个卫星城黄村和亦庄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产业布局上的问题。沈宝昌说,针对此次修编,大兴区已经根据北京市提出的总方针和原则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构想。 亦庄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丰富起来,弥补现在的缺陷。占地超过10平方公里的微电子、制药、纳米技术、汽车制造业将形成优势产能,很可能以综合产业形成新的特色。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将形成新的优势。现在黄村的南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规划已经获得批准,形成新的产业群,带动整个黄村的发展。目前入区企业已经开始建设,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在这里生活,由此带动其它产业,他们需要宾馆、书店、影院、学校、医院,逐步形成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城市。“这将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同时要吸附外来劳动力,人口集中后自然会提出各种需求,形成消费市场,从而走上循环建设的路子。 为了疏解过于密集的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大兴的行动已经开始了。目前,大兴区已经和北京建工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两所大学敲定,今后这两所大学将迁至该区。同仁医院设在亦庄的医院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新医院比城里的同仁医院面积更大,将解决全国各地就医者蜂拥进城的问题。在大兴的计划中,还要建一所亚健康医院。“我们要把医疗、教育功能甚至一部分行政功能迁到大兴。解决城市中心区的一些城市病。” 南中轴路南延的工程已经纳入北京市的年度计划,道路打通之后将使大兴区与市区建立更紧密的交通联系,有利于布局新的城市区,解决市区功能疏散、人口疏散的问题。大兴区计划城市中轴线向大兴区南延后,首先在道路和基础设施上,与市区衔接起来。这一工程可以带动道路两侧的地产升值,可以促进城市规划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也可以带动原有特有的资源优势发挥。如沿线的团河行宫是北京行政区划内惟一留存下来的行宫,建于乾隆年间,大兴将借助这次机遇,斥资过亿元,修复团河行宫,形成一个新的旅游项目。 沈宝昌预测,沿着京开高速和京津塘高速,将形成新的50至80万人口的新城———黄村、亦庄、唐各庄、榆垡,沿京开高速形成城市群;亦庄、采育、张自营,沿京津塘高速,也可能形成新的城市群。 2003年4月,北京市政府转发国务院批复正式批准北京开发区扩区,使北京开发区的总面积从15.8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开发区开始进入二次创业的崭新阶段。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开发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 “今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有28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合同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00%,力争超过8.4亿美元。”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鲁勇谈到开发区未来的建设信心十足。 据鲁勇介绍,一月份新入区的37家企业中,有投资总额达2000万美元的北京通用电气(中国)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世界500强企业通用电气公司继GE医疗和GE运输两大行业后在开发区建立的第三大行业。至此,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开展的六大行业已有半数在北京开发区扎根,今年还有很多精品项目要落户开发区。 记者从开发区管委会获悉,2004年开发区将新开通近30公里的道路,电力、电信、热力等市政管线也将于开通时铺设完毕,为项目入区全力创造条件。 在今年将要开通的道路中,包括于2003年开工在今年续建的原马驹桥北五村拆迁后6个地块周边道路,即东环南路、西环南路、同济南路、康定街、兴业街。道路面积约7万余平方米。该工程已于2月20日复工,预计将于5月竣工。同时,在去年10月开工的67-1、67-2、71-1三条区间路也将于今年5月竣工。而今年将要开工的道路主要为河西区的博兴路、泰河路、博兴三路、新凤河路和东部新区的科创五街、经海四路、科创十二街以及经海一路部分道路。 据了解,扩区为开发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区管委会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开发区内的市政条件,为项目入区创造更好的条件。(记者/荣东岳廖雁丁文亚)(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