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6日14:0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顾钱江 李云路) 新华社16日全文播发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著名学者胡鞍钢就此说,本届政府履职一年来所提交的首份“施政报告”,清晰地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新政绩观。 “这标志着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从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全面发展、协调发
胡鞍钢指出,14日获得人大代表高票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淡化了经济增长指标(只有7%左右),而突出了“三农”、就业、教育、卫生等一系列关涉民生的发展目标。这说明,本届政府将更加务实、更加关注、更加贴近和更加实际地解决民生问题。 他说,报告也以罕见的大篇幅阐述政府改革,强调政府要“服务人民”,“接受人民监督”,从而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政府“定位”问题。 胡鞍钢指出,“三农”问题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问题,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是中国社会矛盾与挑战之首。本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解决“三农”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向农业、农村和农民传递了诸多利好消息,包括:稳步推进城市化,改进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工培训,扩大农民工就业渠道;5年内取消农业税;中央财政今年增加300亿元用于对“三农”的投入;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明确提出到2007年本届政府任期满时,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承诺用3年时间建立覆盖城乡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等。 “可以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财政对农村投入额最大、投入项目最多的‘清单’,”胡鞍钢说,“这意味着政府对农民将改‘取’为‘予’,即由索取农业剩余改为向农民人力资本投资。” 胡鞍钢说,报告同时明确提出今年增加城镇就业900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共计1400万人的就业与再就业目标,可谓是几年来最大规模的创造就业目标。这说明,中国政府从追求“经济增长优先”转向了以就业为中心的优先目标。 这位学者进一步指出,报告还首次提出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住房、冬季取暖等大量民生问题;提出要关心6000万残疾人就业问题;承诺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明确表示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是政府应尽的责任;更加强调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 胡鞍钢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单列为一部分,是体例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真正解决了政府如何定位的问题,这包括:政府与人民关系的定位,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职能的定位,衡量政府政绩观的定位,政府重大决策的个人负责与集体决策的定位。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政府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人民,各级政府要按照宪法规定接受人大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同时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胡鞍钢指出,这一提法明确界定了人民与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政府官员不是人民的“父母官”,而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监督的“对象”。 胡鞍钢说,本届政府上任后即把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作为重要工作。《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 “这是对现行的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制的重大补充,”胡鞍钢说。他认为,国务院实行重大决策由集体讨论决定而不是由个人决定的作法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可以防止和减少重大失误,或在出现决策失误时能够及时调整。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