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16平方公里人工鱼礁加强保护海洋生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5日08:19 新华网 | |||||||||
新华网深圳5月15日电(记者何广怀)深圳在周边海域营造总面积为16平方公里人工鱼礁区的计划日前获得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审批同意,这有利进一步加强深圳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人工鱼礁是由钢筋混凝土礁体和钢板礁体构成,投放在预定海域底部,使贝类和微生物附着在礁体表面,便于鱼类繁衍生息,这种做法相当于在海上“植树造林”。
《深圳市人工鱼礁规划建设报告》提出,5年内投资8000万元,在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建成杨梅坑、鹅公湾和西涌3个人工鱼礁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这3个人工鱼礁建成后,有利于恢复当地海洋渔业资源,并对带动滨海旅游业及休闲渔业及其它海洋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深圳已选定资源、海况和交通条件都比较好的大鹏湾杨梅坑海域展开了试点区的建设,去年开始在近1平方公里的试点区陆续投放了640个共2万立方米的人工礁体,投放深度为10米。同时深圳还在新建成的试点人工鱼礁投放了斑节对虾和红鳍笛鲷等优质海水鱼苗700多万尾,为大面积建设人工鱼礁摸索经验。 深圳人工鱼礁区中生态公益型和准生态公益型礁区各占8平方公里。深圳拟把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建成“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结合当地每年的渔业资源实行增殖放流,投放恋礁型鱼类、优质底栖贝类及大型藻类等。对于准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区,将限制开发利用,用于发展海上休闲旅游业,以加快深圳渔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相关专题: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