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中毒案引人关注:毒酒杀人 急寻终结之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5日16:33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本报讯 记者汪令来述评:截至昨天,广州市假酒中毒案件中已有8人(4人为甲醇中毒)死亡,18人中毒入院。甲醇中毒事件之严重,被广州一家医院负责人称为“20年从未碰见过”。据悉,从12日到昨天,仅广州质监部门就查获了29.37吨涉嫌质量问题的散装白酒。相信散装白酒也会像安徽劣质奶粉一样,通过这些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但散装白酒会不会卷土重来?如何在体制、市场以及消费中寻求终结之道,已成当务之急。
散装白酒哪些可卖 从市场管理出发,散装白酒似乎并不像劣质奶粉、劣质粉丝那样难以监管。原因很简单,散装白酒身份极易界定。 广东省质监局局长赖天生今天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老百姓来说,区分非法散装白酒的首要条件是,看看零卖时的酒瓶外包装上有没有厂名、厂地和生产许可证等标识,“三无”产品肯定是非法的。而广东省酒类专卖局有关人士说得更为直白,目前广东共有600多家白酒生产企业,但是还没有一家获得散装白酒的生产许可证。换言之,如果在市场有任何标注为广东厂家生产的散装白酒,那一定是假冒的。 但如果是外省进货的散装白酒呢?对此,赖天生表示,同样要看外包装是否有标识。对于一些来历不明及无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的散装白酒,包装不合要求及卫生难以达标,同样可以假酒论处。 这样一来,从体制上便可厘清,市场上的所有散装白酒都无合法身份。如果工商、质监再辅以举报电话等民间监管措施,相信散装白酒短时间内很难抬头。 如何切断造假根源 当然,要真正切断假酒来源,还要从源头抓起,比如原料、生产、流通等产业链。否则,不法分子只要有利可图,你今天不让生产散装白酒,他明天照样可以灌在瓶子里卖。 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动下,在勾兑时加入一些价格便宜的食用酒精或更便宜的工业酒精,有的甚至是对人体极端有害的甲醇。而让其有机可乘的是,一些地方的酒精市场管理非常混乱。比如,在此次检查中,一些酒精销售企业连最起码的购销记录都没有,有一甲醇公司老板一天出货1600公斤,“谁来提货就卖给谁”。 按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甲醇、工业酒精等均属危险化学品。据了解,广州化工城已暂停酒精类产品的经营。 消费者应如何自保 不过,真正要杜绝散装白酒伤人,还得从市场消费的本质根源抓起。比如让老百姓提高辨别真假酒的能力,消费时认清品牌厂名,对无产地品牌的坚决予以抵制,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广东民间素有自酿白酒和饮散装白酒的传统,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在这次查封的一些小白酒作坊中,就不乏一些做了十多年白酒生意的老档口。但要根治假酒伤人的毒瘤,这些传统习惯的确需要改一改。 在消费者很难鉴别的情况下,市场的假酒会越来越多。而对于此,消费者最简单的自保方式,就是改变散装白酒消费习惯。(晓航/编制) 相关专题:广州假酒中毒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