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明显下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17:01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6月11日电(记者董峻)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野生动物进行的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有8种蛇类及豹猫等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部分物种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根据调查,蛇类资源量下降迅速,有的种类甚至不到10年前的十分之一。如眼镜蛇数量已下降约90%,滑鼠蛇数量下降了约75%。国家林业局有关官员重申,不允许在市场上经营
导致部分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过度开垦、放牧、环境污染等原因,使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和破碎化;二是过度消耗利用资源和乱捕滥猎,直接减少了野生动物资源,尤其是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不合理利用和乱捕滥猎的影响更大。 今后国家有关方面将在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地区抢救性地建设一批保护区、保护小区和保护站点,实行抢救性保护;完善自然保护区布局和网络体系建设,促使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接成片;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对栖息地进行恢复和改善,提高栖息地质量;加强禁猎区建设。 国家林业局还将大力推进以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利用人工培育资源为主的战略转变。加强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的普遍保护,严格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或采集野生动植物的行为。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实行“谁培育,谁优先利用”的原则,开创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新型产业。 相关专题:新浪关注环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