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席宝力皋追寻他的绿色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4日18:55 CCTV《面对面》


席宝力皋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乡村

  面对贫穷15岁的少年选择了辍学

  记者:也没有人逼你。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2004车展大饱眼福

  席:家庭环境逼我的,环境逼我辍学了。

  他承担起家的责任

  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他选择了植树治沙

  记者:怎么就离不开这个地方。 席:祖祖辈辈住下来这个地方,心里有感情,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忍耐受的艰辛

  他用双手造就了一片绿洲

  过去的梦想与现在的光荣

  他经历过怎样的挫折与考验

  面对面带你走进科尔沁沙地追寻席宝力皋的绿色梦想

  精彩对白:

  记者:怎么辍学回家了?成绩不好? 席:那时候我成绩很好。

  记者:你所有的生活,所有的想法都是围绕这件事? 席:都和治沙有关系

  记者:有乐趣吗?你在中间能感觉到乐趣吗?光是为了种树? 席:一点没乐趣,哪有乐趣。

  记者:大家怎么看你种树,相信你能种成吗? 席:他看见说你这么干活儿还有什么劲,没啥意思,

  记者:怎么不采伐?

  席:好像也有舍不得。

  记者:这些树能指着挣钱吗? 席:那时候没想着挣钱,就是让它保护,

  记者:当时你觉得能治吗?你有信心吗?

  席:我这个人的个性,我想起干一个东西必须得干。

  人物介绍:席宝力皋:蒙古族 ,1973年出生,初中文化,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白音他拉镇人, 2003年获得过第八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2004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解说:在今年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热烈的颁奖典礼上,一位获奖的蒙古族青年席宝力皋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很多人并不熟悉他的名字。在荣誉的背后席宝力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做过什么样的事?甚至人们在猜测他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村庄?2004年6月7日,面对面的记者沿着沙漠里的土路去探访这位因为治沙而获得很多荣誉的农民,当我们在这茫茫的沙海里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时候,我们被吸引了。

  记者:人看见绿色还舒服点?

  席:舒服点,如果没有这个绿色,哪边都是白沙土了,以前我治理的时候这路上一看,往哪儿瞅都是白沙土,很远很远的地方有没有一棵树都不知道,基本上没有。种树以后生态方面变化非常大,特别是防沙,就是野生动物都过来了。

  记者:这个地方还能有野生动物?

  席:这个地方有野鸡、野兔、狐狸、鹳,这些动物都有。

  记者:原来没有?

  席:原来没有,原来往哪儿瞅都是白沙土。

  记者:那你周围最厉害的是什么样?

  席:最厉害的就是现在没有长一个植物的地方还很多。

  记者:现在还有?

  席:还有。

  记者:能看到吗?

  席:看到。

  记者: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席:行。

  记者:有多远啊?

  席:离这还有20多里远,那个地方就是车一般都进不去,

  (王志和席爬上沙丘的空镜)

  席:老人们说很多年前以前这的植物很好,这个就是人为和过度方面,风沙大了以后枯死了,已经连根都风吹出来了,没有吸水的能力了而导致死亡,这就是咱们当地的一个大榆树。

  记者:你看这个树根有多长?

  席:连根都吹出来了。

  记者:那说明这儿风沙厉害。

  席:原来这个地方是很好的地,很多年老人们说很多年以前,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人为的砍,过度的放牧,人砍完以后底下出来的小苗牛羊都破坏了。

  记者:那这个沙漠是不是现在变化呀?

  席:这个沙漠现在是特别厉害的变化,一年50米的速度往前。

  解说:席宝力皋的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白音他拉镇,处于科尔沁沙地的边缘,现在全镇72万亩土地中有三分之一是沙地,由于过去滥乱砍滥伐和过度的放牧,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记者:后来破坏了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席:后来破坏了,特别是我小学毕业到初中的时候,我们这个地区特别厉害,沙化,风沙起包,刮的特别厉害。 记者:怎么个厉害法? 席:我现在住的房东有三间土房,那时门口就开始有沙包,一起风,那时风沙大,一起风就是满地都是黄沙漫漫,连屋子,炕上都有土,无法过日子,就是沙子推人。我们这儿一开始沙刮着刮着,往后边刮,后边一看就是没房子。 记者:后边连房子都看不见了? 席:看不见了,平了。 记者:那还怎么过? 席:过不了,这个村子的老百姓,好些地方往山区搬,很多很多。 记者:放牧也没法放? 席:没法放,牛羊没的吃。还有草,植被,就使劲使劲啃,破坏的。

  解说:席宝力皋家所在地是以牧业为主,由于土地沙化,生存环境越来越差,八十年代中期,同村的很多人家都搬迁离开了原来居住的村庄。而席宝力皋全家选择留了下来,也正是在那年他辍学了。 记者:怎么辍学回家了?成绩不好? 席:不是,那时候我成绩很好。 记者:好到什么程度?怎么个好法? 席:一个班级里,我是最淘的学生,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学生。 记者:你自己决定辍学了? 席:我自己决定辍学。 记者:那你爸同意吗? 席:那时我爸、家人都不同意。 记者:那你为什么要辍学? 席:那时我爸是这个村的民办教师,教学20来年了,这个村里一个小学校,30来个学生就一个教学。我母亲得病做手术,家里没劳动力。还有一个我姥爷主要在家,主要劳动力干活的,1986年的时候得病去世了。 记者:你才14、15岁。 席:那时我15岁。 记者:你能干什么? 席:那时能干些活。那时我不辍学,我爸的工作就离开了,回家干活。 记者:必须得有一个选择? 席:一个选择,我一个姐姐和弟弟、妹妹都念书,小的小,大的念书了,家里就剩我母亲一个人了。

  记者:你爸当老师,他不能退。 席:对,主要我考虑为大家的利益,

  记者:是不是当时你感觉压力很大? 席:那时的压力,我个人来说特别难过的一段时间。 记者:你有什么压力? 席:压力就是我很想念书,家里这块压力就是每天母亲还有病,成天躺在床上,家里的活儿都扔下了,没人做事。我下狠心回家了,回家以后有些事干,放牧,到山上放牧去了。放完了以后到山上待着想很多事情,这个地方要是不治理,不改造,这个沙漠,现在都有搬走了,再过几十年,或者是下一辈子这些人怎么过。我家里附近四周有70亩,开始种点树。 记者:你没想过如果治理沙子那么容易,还轮得到你席宝力皋吗?那么多大人都不做,你才14、15岁的孩子。 席:我这个人的个性,我想起干一个东西必须得干。

  解说:面对每天都在向前推进的沙丘,退学之后的席宝力皋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把这些流动的沙丘固定下来,于是他开始在自己家房后的沙地里植树。当时在他的家乡这是不可想象的行为。

  记者:当时你觉得能治吗?你有信心吗? 席:我自己有信心。 记者:你的信心从哪儿来,你也没种过树。 席:那时年轻,试试看,就是试试看。那时也问过村里的老人,40、50岁的老人,原来我们这个地方植被,或者是什么植物长过没有。 记者:他们怎么说? 席:他们说很多年以前植被很好,什么打猎或者什么,都有。

  记者:你觉得还是有希望。 席:有希望。

  记者:你以前种过树吗? 席:以前一棵都没种过,就是87年春天种的。 记者:技术呢? 席:哪有技术,一棵树埋深了或者浅了都不知道。 记者:那你知道怎么种的? 席:那时我问我爸他们,我们这儿没有树苗,很老远砍回来树杈,砍回来一点一点,挖坑造林。 记者:晚上几点收工呢? 席:中午吃口饭休息点。晚上没时间,要是身体不算特别累的情况下,晚上就是月亮天,晚上也干活儿。 记者:有乐趣吗?你在中间能感觉到乐趣吗?光是为了种树? 席:一点没乐趣,哪有乐趣。 记者:那你为什么还坚持做? 席:坚持做就是我这个人的个性,我想做这70亩地,第一年出来的也行。 记者:是不是那时也年轻好胜,都不成也觉得很没面子。 席:对。那时自己想家跟前立起来了,风挡住了,心里肯定有舒服的感觉。 记者:你开始种树的时候大家知道吗,旁边的人知道吗? 席:知道,都知道。那时有的搬走了,没什么活计,种地也没多少。 记者:大家怎么看你种树,相信你能种成吗? 席:那时村里人和附近的邻居们,岁数大点的也说,平时我们同学,或者比我稍微大一点的,稍微小一点的那些人都说,特别有一次我们一个同学,我在北边在沙地干活儿,脸都黑了,有的赶上大风天,头发里刮的土,回去一扒都掉土,脸都晒的脱皮,手用铁锹,都起泡或者裂了,那种程度,那时他看见说你这么干活儿还有什么劲,没啥意思,他说你现在就驼背了,那时15、16岁,肯定活不了多少,活不了多少的意思,就是啥意思一个年轻人,没啥意思,那个感觉。

  记者:你怎么想的? 席:说那些话的时候我心里特别着急。也担心,下狠心干这个,说啥也不听了,谁说什么也不听了, 记者:怎么就离不开这个地方。 席:祖祖辈辈住下来这个地方,心里有感情,长在这个地方,生在这个地方,要搬走有什么劲,没啥劲。这个沙地环境改造了,环境好了。 记者:改造那么容易?当时想沙漠那么大,你一个人累死了能种多少地? 席:我那时想一个人一点一点种出来,附近的生活条件都是很艰难的,让他们看一看,

  隔断

  现场采访:

  记者:你看我们刚上来一会就受不了,平常的温度能达到多少?

  席:夏季的话,6月中旬到8月份的这个时段,沙窝底下太阳晒下来、蒸气蒸过来以后就是高温天气,达到45度左右,咱们站一会就站不住,烫脚。

  记者:对呀,我现在就感觉到烫脚,这个沙子热吗?

  席:现在这个沙子就热,这才是刚刚开始呢,6月中旬。

  记者:这还不是最高的呢?

  席:真的不高。

  记者:那我估计这里边可能焐个鸡蛋都能焐熟了。

  席:哎呀,要是中午的时间,在7月中旬,这么高温天气,买一个鸡蛋,一个钟点以后自己就熟。

  记者:那这个斜坡你是怎么种的?

  席:这个就是一点一点,不是种一次就能成的,或者五次八次才一点点成功的,特别这个坡底下的这个,要是插进去以后一场风就全部埋掉了,见不到了。最后我三四年以后自己琢磨出来一个治理办法。

  记者:什么办法?

  席:这个办法就是我多年设计出来的,比如说这个黄柳采割完以后,这个试验我们就是平地插下去跟地平了插进去,地平了以后一刮风就全部埋掉它,或者是这面全刮倒,完了以后我就琢磨这个比如说50公分的话,我多剪出70—80公分,长一点,沙朵往上跺出多30公分,长一点可以留出一个尖来。

  记者:是正插的还是斜插?

  席:一般的都是正插,完了以后一点点埋上,在这块出芽,要是平地种的话就要一定的埋伏,斜坡稍微要长一点。

  记者:那么这一片都是你一个人干的?

  席:外边的劳动力一个人都没有帮我干过,我全家人要是有空的时候就是全家人,基本上都是早上太阳出来以后就出来,插黄沙是很有限的,就是3月份的时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插黄柳的季节,这个季节过了以后种不了。

  解说:为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多种些树,席宝力皋每天在沙地里干十几个小时,双手都被磨烂了,长期的疲劳使他的身体也面临着考验。他的父亲每天下课之后也来帮忙,但是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其父:我有一天下班回来,问到他们上哪儿去了,他们说干活去了,哪儿干呢?我老婆说是条子那边,我就找他去了,走到跟前我叫好几次他都不答应,

  记者:看见你了?

  席:没看见,在坑里,我好像听得见,我想起来,起不来,累倒了。

  记者:是累倒了?

  席:累倒了,春季风沙大,感冒,累倒了。叫我,我就听见,动不了。

  记者:爸爸妈妈过来了。

  席:我听着他们喊,我知道,就是起不来。他们正好找到我了。

  记者:爸爸妈妈一起过去了?

  席:一起过去了。杀陀沟里,正好刮风,我的腿,上半身都是……

  记者:埋在沙子里了?多悬。不来找你,可能沙子给你埋了,就找不见了。

  席:对。他们要是真不关心我,不找的话,我就真的埋在挖的大沟里了。腿都动不了,累倒了,我想动都动不了,他们把我抱起来了,浑身的土整整,他们把我背回来了。

  记者:这个时候也没想打退堂鼓?

  席:他们说必须上医院,我说不用了,他们做点好吃的,吃了药,休息休息。

  记者:做点什么好吃的?

  席:咱们农村的鸡蛋,那天杀了个小鸡

  记者:平常可能舍不得吃?

  席:舍不得吃。休息一天,恢复了,恢复完了,我跟他们说在那儿挖着,第二天我爸去挖。

  记者:舍不得吃还是没有?

  席:有时舍不得,真的。剩一只羊拿到市场卖,换点别的生活用品。我们原来是省吃俭用这么过过来的。

  记者:你想起受了这么多苦,差点把命都搭上了,就为了这片林子,就为治这点沙,有没有觉得值得或者不值得?

  席:我现在看值得,作为一个人,人人都得这样,

  解说:经过三年时间的反复栽种,房后70亩沙地里的树开始成活,到1993年已经发展到170多亩,但是随着植树面积不断扩大,管理这些树苗成了很大的难题,,因为在席宝力皋居住的白音他拉镇的村民都有放牧的传统习惯,每家每户的牛羊都在沙地里自由放养,邻居家的牛经常在夜里把刚刚长起来的树苗吃个精光,这让全家人都感到伤心。

  有一次我回来,中午去看那一群牛把我种那些树木给祸害了,破坏得特别厉害,我就把它们送回去了,送回去以后我就求他,我就哭着跟他说,我就天天干活,起早贪黑,很早很早起来,晚上很晚很晚,就是保护这些,我也不容易,他也没有听我的。后来有一次我特别生气,他的牛又过来破坏,我就抓一头牛狠狠地打,把他的牛都打坏了,

  记者:那后来怎么处理的?

  席:他就让我赔他的牛,赔偿。我又求着他,差点跪着求他,我说这个就特别特别的难了,别的也没有招了,你也不看着,我求着你天天给你放牛也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我就哭着求他,最后他也听话了,少放了。

  解说:到1993年,席宝力皋植树的面积已扩大到300多亩,与此同时,每年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全家的生活因此过得很艰难。

  记者:多大的投入? 席:围栏是180米到200米,一般的200米,长度是铁丝连起来的,1.2米高的围栏,一捆就是580块钱到600块钱,到家就是600块钱。 记者:这个钱怎么投? 席:这个钱是外边借、贷,或者家里的牛羊往外卖。 记者:你当时怎么就敢借,借了多少钱? 席:治沙必须把钱借来,没有投入上哪儿弄。 记者:那时可没人表扬你。 席:谁表扬。 记者:没有给你补助。 席:没有。 记者:投进去就投进去了,收不回来就扛着债。 席:扛着债。 记者:家里的收入都往里填,家里人思想通吗? 席:家里100块钱的收入,80块钱投到这里,不投到这里这几年的结果就是白白浪费了。 记者:影响生活。 席:影响生活了。那时有一点钱就投到这儿,家里也是过得越来越难。 记者:当时家里的收入状况是什么状况? 席:收入状况就是外边种点地,还有牛羊的收入。 记者:一年能收入多少? 席:一年有时连吃的都打不过来,

  记者:牛羊这块的收入有多少? 席:一年卖几十只羊或者几头牛,羊去换铁丝网。 记者:直接拿牛羊去换。 席:换。 记者:父亲的工资呢? 席:我父亲的工资一年几百块钱,一千都不到。 记者:也指望不上。 席:指望不上。就几十块钱花完了就出去借钱,我爸出去和朋友借钱,家里有点钱让他上那儿去还钱。 记者:家里的生活怎么受影响呢?吃也受影响吗? 席:牛羊那时谁都不敢杀着吃,舍不得都。 记者:自己家喂的还舍不得。 席:少吃点,拿出去卖换钱。 记者:去换钱,换铁丝。 席:换铁丝。 记者:一头羊换多少米铁丝,这么算。 席:那时羊也不值钱,就100来块钱或者几十块钱,好一点的100多块钱,四至五只羊才换一块铁丝网。

  记者:中午饭怎么吃?回家吃还是带到地里吃? 席:稍微远点的上山去带点饭吃。 记者:带什么? 席:有时带馒头,玉米面做的窝窝头,自己一般都是去带水,饿点就吃点、喝点。 记者:这些东西能支撑多久?撑不了多久。 席:饿,得挺住,必须挺住。我这个人就是种一百棵树或者插二百棵黄柳必须得上午这段时间插完。 解说:自从1987年席宝力皋种下第一棵树开始,全家的生活都与植树连在了一起,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是种下的树给全家带来了希望,在一个刮着大风的下午,一件意外的事又降临到席宝力皋的身上。

  席:那年是1993年,在那儿有200亩沙地治理的时候,底下一个铁丝,原来是四梱,埋在地里,200亩,机械开沟,正好拐弯的时候蹦出来一个铁丝,扎在我眼睛底下。 记者:那算不算你治沙最危险的事情? 席:特别危险。他这么一点点眼睛崩坏了,这个地方硬,那时吓的,在眼睛底下正好碰着血管,血直流,师傅害怕了,把我背到家里。那时是1993年,我妈他们看见了。 记者:你哭了吗? 席:没哭过,拉到镇医院,要想休息,平时住院住十天八天。 记者:你住了吗? 席:我在那个地方住一宿,我妈赶车去在那儿陪床,我说赶紧回家吧。不回家,那个地方沙场,一刮风,今天下午刮风这些全报废了。 记者:在医院待不住。 席:待不住,回来。 记者:回来就为了沙地。 席:200来亩全部开沟,开完了一亩地开很多沟,一米就是一毛钱。 记者:一米一毛钱。200亩地能有多少钱? 席:很长很长,几千块钱。 记者:晚回来会怎么样? 席:晚两天回来,五级风、六级风,就跟没开工一样。 记者:少你就不行,家里可以干。 席:家里谁干?家里没人干。

  席:眼睛包上了,缝两针就回来了。 记者:医生说让你住几天。 席:休息还得休息十来天。碰坏一个血管,对眼睛不好。 记者:也是有道理的,你就不担心自己的眼睛? 席:那时没担心,就担心开沟这个地方。 记者:你所有的生活,所有的想法都是围绕这件事? 席:围绕这件事,什么代价都得投在沙地里,治沙。

  记者:你说上的这个媳妇呢,跟沙有关系吗?

  席:她也有点关系。

  记者:有什么关系?跟我们说说。

  席:我18岁就和附近居住的小姑娘这些就追我,很多很多,也跟我搞对象,我那时候都不理他们,先不娶媳妇。

  记者:就是因为治沙?

  席:治沙成功这个事儿成功以后我才跟你搞,你要是不忙等我,我就是那么回的,有些小姑娘给我写封信了这些,很多很多方式。

  记者:那为什么呀?一块治吗。

  席:那时候就不行。

  记者:为什么不行啊?

  席:要是说媳妇到媳妇那头去还得帮他们干家务活了,这些都可以帮,春季我哪儿有时间啊,还得种这些树啊,种完以后还得保护,一年没有那么多闲杂时间,家里没有劳动力我也出不去。

  跟我一样的年轻的穿的好好的,我们家里干活儿的,有时候脏了,一年做一次新衣服就不错了,或者两年三年做一次新衣服。 记者:别人那么活你就不羡慕?你觉得你这样做有价值? 席:那时家庭好一点的小伙子、小姑娘穿的,那时哪有现在这样的,有些新衣服穿的也挺好看的。那时有时看他们,我们也想穿,那时也没钱,比不了。 记者:你毕竟也是年轻人。 席:那时也想,有些规模扩大以后,好好种点树,赚点钱,跟他们穿的一样,那个想法有时进来。 记者:就没去打听他们的钱怎么来的,他们为什么就可以穿好衣服。 席:有些还出去打工,出去打工一回来穿的好好的,小伙子出去打工回来,那时穿个好衬衣,那时就穿衬衣,工厂做的衬衣穿回来了不得。 记者:对你来说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出去打打工。 席:出去打工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机会很多很多,有些亲属出去打工,赚的钱回来,

  记者:对你就没有诱惑力?你怎么不去呢? 席:我就是不想去,我在这儿干一天活以后,一开始树木有点成活率,好点的,成天干活儿怎么累也好像没累的一样,我1995年村里新的党支部书记说你种这些树,他也表扬过我,95年那时候政府有些领导表扬过我,我记得是1994年,乡里给我一个什么先进青年,整的那个,我那时去了政府,领了…… 记者:怎么会想起这个事那么激动呢?是不是在这以前没人关注? 席:没人关注。 席:那时苏木达,村党委书记苏木达给我…… 记者:在这以前从来没得过表扬。我估计那时议论的可能还多。 席:议论的多。 记者:你自己可能有苦也没法跟谁说。

  席:累。

  记者:这件事对你很重要吗? 席:很重要,不一桶一桶淋,成活率很低。 记者:这也是你第一次受表扬吗? 记者:种成了以后表扬了。得了个什么表扬? 席:那年村里给我一个先进青年,种树种的,治沙治的。

  记者:也是算对辛苦的一种回报。 席:对。 记者:吃了那么多苦。 记者:应该高兴。 席:我今天特别高兴。

  (王志反打)

  席:从来没说过这些事情,也没人问过。 记者:那应该是你第一次得表扬? 席:那是第一次得到表扬。各村的村干部,还有有头有脸的都去了,让我坐在主席台上。 记者:让你坐到主席台上表扬。 席:有一个线毯子,四五十块钱的,是镇里最高的表扬。那时我妈就保存起来了。 记者:没舍得用,为什么呢? 席:回来都哭了。 记者:谁哭了? 席:我爸,我家里人都高兴了。 记者:怎么就没舍得用? 席:得奖的东西,他们说有纪念意义。我妈保存了一个柜最底下,保存起来了,娶媳妇给你。记者:得奖回来那天,妈妈把这个作为将来说媳妇订婚的礼物,爸爸说什么? 席:我爸也那么说。那时二姑父在这儿搬走的,他正好来看我们家里,他也高兴。 记者:他高兴,说什么了? 席:搬走的那个姑父,奖拿回来以后他说,我回家以后他们在那儿喝酒说鼓励我的话,很多很多,他都哭了。姑父说我没脸见你们。 记者:姑父跟你说他没脸见你们。什么意思?他搬走了,你留下来了? 席:他说我们当长辈的没脸见这个侄子。你小的时候我都跑了,他说跑了,搬走了,你在这儿留下了,祖祖辈辈,你爷爷那时候居住的老家都保卫下来了,我看你这儿特别高兴,我没脸,都搬走了。我们那时都想什么了不知道,想什么搬走了呢?都搬到很远的山区里,现在我们的日子真不如在这儿。 记者:不如这儿? 席:不如这儿,年年旱,山洪一下来就冲走了,我们在这儿呆着多好。

  记者: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不是特别自豪? 席:那时真高兴。 隔断

  现场采访:

  记者:你就在这样的地方开始种?

  席:那时候在这边拉个围栏,今天拉完了明天刮风就推没有了。

  记者:那你找哪儿种啊,明天沙化就变了?

  席:那时候不是种一棵就活一棵,那还得保护它,种一棵要反反复复很多次才活下来。

  席:所以就是反反复复多次种出来的,现在挖那么深都没有湿土。

  记者:叫什么?湿土?

  席:就是没有水分。

  记者:那什么能挡得住啊?

  席:这还是人挡住的,别的啥都挡不住,就是人安心在这治理那就挡住了。

  记者:要不是你做了我很难相信这个地方能种树。

  席:全是这样的。

  席:你看这个都枯死了。

  记者:这个完全是缺水。

  席:这个也不算缺水,它那个树没有人管理的话,沙子就一点点的,都刮走了。

  记者:这个跟上面的沙就不一样,这个有水分,那是不是树插到这上面容易活?

  席:对,插到这个上面愿意活,但是愿意活也不中啊,有的时候全部刮走,

  记者:活了以后还能吹掉,那得多大风啊?

  席:咱们这块一次刮六七级风平常,这个沙漠里刮六七级风啥都吹不着,这个就是连根都吹起来了,特别厉害,要是不认真地干活不认真地做的话,就会出现很多这种事。

  解说:席宝力皋在种树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1995年他带动村里的10户村民规划了300亩沙地,他义务帮助村民干活,提供技术指导,还把自己家近4万棵杨树苗,20万棵黄柳树苗免费提供给村民。1997年之后,他组织全村60户人家共同植树,三年时间完成4000多亩,达到80%植物覆盖率。在他的带动下村民自发植树近30000亩,整个村子周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生态圈。

  记者:起到榜样的作用了吗? 席:1995年的时候起到了榜样的作用,真是榜样的作用。 记者:有规划吗? 席:一开始没有规划,连种树的经验都没有,哪有规划啊。

  记者:那你帮助他们了?

  席:帮助他们了,这当中我1995年的时候给他们提供,那时候我就养树苗,几万颗几万颗给。

  记者:有偿还是无偿?

  席:无偿,无偿提供。

  记者:为什么,不好意思收钱?

  席:要是跟他们收钱,我这个工作就开展不了。

  记者:那不要钱你不就亏了吗?

  席:1995年的时候我心里就已经想了,我辛辛苦苦的一家人种到啥时候啊,别的不说了,就是我村里的三万多亩沙地还有两万多亩目前还是这么严重呢,我一个人靠得住吗?首先大家的力量在这些沙地里,我总那么想,一个人舍小家为大家。

  记者:你是真这么想的还是因为你当上村长了?

  席:1995年的时候我还没有当上村长呢,

  记者:那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愿意这么干呢?

  席:我那时候就是想把这十户先发动起来,发动起来以后将来大面积治沙必须十户,

  记者:你不是因为领导表扬你,

  席:不是,不是这么回事,

  记者:那你这不是一贴到底了吗?还给出工?

  席:不帮工他们不知道怎么种啊,那我那些苗木就白白浪费了,他们不知道怎么种啊。

  记者:那村里的三万多亩你要全部变成你这样的。

  席:那赶明儿这样我村里发展得多好啊。有些老百姓现在几万亩治理的还有呢,比我治的还好呢,要是和他们相比的话我这个算啥啊,剪 有些外人看我治沙当中获很多很多钱了,他们可能想我现在有几百万、几千万了,外边的人就是这种想法。

  记者:有吗?

  席:我哪儿有啊,我这些年的积蓄全部在树林里。

  记者:那你村里现在有什么计划啊?

  席:村里从1996年开始都有计划了,村里一块去治沙去,或者村北边封面开始治理,一点一点的。一直到2004年,年年都治沙,现在一万三千亩基本上固定了。

  解说:到目前为止,席宝力皋个人植树造林1300多亩,他也得到了很多荣誉,在知名度逐渐提高的同时他的压力和烦恼也不断增加,荣誉在改变着他的生活。

  记者:那你在得奖以后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席: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个荣誉在我身上得过,压力就是这个荣誉必须得保持下来,现在就是我个人家这块可以不做,到老百姓当中去宣传,引导他们怎么个方式过日子,种植业调整还是养殖业调整,还是林业、治沙这方面,多宣传工作。

  记者:你留的手机号怎么打不通啊?换了吧,为什么换?

  席:这个手机号彻底换了,这个手机不知道有些地方怎么得到我的手机号的,还有一些经常像王老师你呢,这么说吧,不好意思。还有些新闻媒体、各种推销、杂志、报纸宣传我,宣传到各个杂志上打扰我,还有很多很多的打扰我正常的工作,一开始说得挺好,用什么方式宣传,最后说说就是为了钱。

  解说:荣誉带给他的除了烦恼当然也有幸运,北京一家公司慕名找到席宝力皋合作试验推广杨树新品种,现在已经开始试种,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种植的黄柳条手编工艺品远销到日本,韩国。年收入近百万元,目前,.席宝力皋最忙的是带领村民抗旱,奈曼旗连续五年的干旱使得种植多年的树木和庄稼都在经受着考验。

  记者:这个是什么树呀?

  席:这个是杨树。

  记者:那伐一棵卖多少钱呢?

  席:基本上一棵可以卖100块钱,现在积蓄都在树林里面呢,要是可以采伐就变成一大笔钱了。

  记者:那你怎么不采?

  席:我现在还不采,都保存着,这个也不是压钱的东西,它一年一年可以随便长,长一年实际上就是长钱呢,比存银行的利息还高呢。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