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名家十日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23:46 城市快报

  《新天津报》与“剑侠小说”

  - 倪斯霆

  20世纪20年代中期,天津报业已呈繁盛之势。就在各报馆依据各自靠山竞相发刊之时,一张政治上无背景、经济上无来源的小报悄然创刊。此后不足几年,它便以其独特的小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2004车展大饱眼福
说连载吸引了大量市民读者,蹿升为妇孺皆知的沽上名报。这便是由刘髯公创办的《新天津报》。

  刘髯公生于1893年,名仲儒,武清人。他早年曾入军界,退伍后于天津法租界公部局任侦探长。1924年他与友人集资创办《新天津报》,社址选在今长春道与山东路交口处(旧称马家楼)。由于他长年在法租界混事,深谙法国新闻纸常以篇幅小,版面多取胜之道,因此《新天津报》一创刊,他便决定出四开四版小报四小张。当时正值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全国舆论以拥护冯玉祥为主,而《新天津报》则贬冯而褒吴佩孚。此举虽然遭到以《华北新闻》为首之报刊驳斥,但《新天津报》的份数却得以旺销。四年后,刘髯公再办《新天津晚报》,为进一步扩大销路,他接受报馆内部留学生意见,仿照日本报纸重视民间口头文学的办法,决定发表评书连载。在民国通俗小说中声望颇高之《三侠剑》与《雍正剑侠图》等评书体剑侠小说便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

  评书艺术虽然发源于北京,但鼎盛期却在天津。辛亥革命前后,天津书场有一百六七十处。在书目方面,这一时期基本还是清官剑侠天下。这时,老一辈评书艺人王致久忽有所悟,与师兄英致长等人掠《彭公案》、《施公案》两书枝叶,编演成一部新书,这便是《三侠剑》。而使这两部剑侠书免遭湮没并发扬光大者,则是王致久的两位高徒———张杰鑫与常杰淼。张杰鑫约生于1857年,北京人,民初定居天津,以说评书为业,并独创一派,被誉为天津“评书大王”。常杰淼亦为北京人,由于在武术方面颇有功力,因此说剑侠评书得心应手。

  《大侠剑》与《雍正剑侠图》在书场上的火爆引起一个人的注意,他便是正为《新天津报》寻觅评书连载的刘髯公。他在征得张杰鑫与常杰淼的同意后,便指定报社记者崔笑我去书场记录。就这样,剑侠评书《三侠剑》与《雍正剑侠图》便以武侠小说的形式于20世纪20年代末见诸报端。它先于《新天津晚报》重登,此后其版仍不拆,存够一百余页,再印刷装订成书。《三侠剑》与《雍正剑侠图》刊出时,张杰鑫与常杰淼已死,口述者实际是其徒辈蒋轸庭,但为了吸引读者,仍标张、常为作者,另标刘子清、孙元桥校正。

  《新天津报》由于连载评书大得其利,因此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天津沦陷不久,日寇便将刘髯公捕获,以报纸附逆为他获释条件。刘髯公一口回绝,在饱受日寇摧残后,他气病而死,《新天津报》遂也结束了其刊发评书体剑侠小说的辉煌,迅速走向解体。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