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广庆:马克思主义学科膨胀严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14:54 青年参考 | |||||||||
(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邓小平理论讲,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也讲,“三个代表”进课堂之后,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内容又重复。现在,各门课程的学科性膨胀和内容重复,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 ——奚广庆
) 本报记者吴珊发自北京 奚广庆,193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曾任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 1998年在教育部社科司任上主持了对全国高校公共理论课的第二次改革,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思想解放的新锐学者。 《青年参考》:现在大学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育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奚广庆:1987年,在胡乔木同志主持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育由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 学、科学社会主义四门课,改为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这个思路非常 好,对从整体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非常有效。问题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这一课程设置没有贯彻好。一些大学把马克思主义 原理分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资本主义或政治经济学来开课,科学社会主义并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种局面导致1998 年不得不再把高校公共政治课重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分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 现在看来,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分学科的学理研究,搬到教学中来。实践表明,那会导致各学科自成体系,把马克思主 义科学体系割裂,造成内容自我膨胀和重复,冲淡了它的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这几年“两课”建设中,又出现了各门课程按 学科要求自我膨胀,相互间重复的情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邓小平理论讲,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也讲,“三个代表 ”进课堂之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内容又重复。现在,各门课程的学科性膨胀和内容重复,已经到了 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 《青年参考》:您认为中国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教材体系、学科体系? 奚广庆:我认为,要把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区别开来。学科体系是学理的专业的。而教材体系必须按照政治教育目标 和要求来确定。从“两课”教材来说,不是学理的专业的教育,而是政治理论教育。 它担负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个任务 。整个“两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应当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和进行。 《青年参考》:有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老师提出,中国的贫富差距扩大、剥削问题、民企原罪问题等等,用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无法解释。那么当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作答? 奚广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仅让有些学生以为我们在搞资本主义,一些老师也认 为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新资产阶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一个典型表现。马克 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以历史条件为转移。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来认识、阐明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 展的各种问题。马克思的经典社会主义观点,是按照西方社会文明构想社会主义的。而我们是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没有阐 明的亚细亚形态、东方文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我们党通过总结自己的丰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 念、话语、论断和理论体系,这是创造性地对经典社会主义的突破和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固守经典社会主义,甚至把我们的 全部理论硬塞到经典社会主义的框框里去,而必须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 础和判断标准。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